栏目导航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资讯
名称: 千古难题:孩子犯错,该不该打? 类别: 最新资讯
详细介绍:


大家好,我是Pitt。

 

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孩子犯错该不该打?

 

 为什么讨论这个话题,是因为在我出生和成长的过程中,对于我父母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

 

乱棍之下出孝子。天经地义!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我把今天写的话题转发到家庭群,他们多半会觉得:

 

 


而且,我没有办法反驳他们。因为我在最传统的教育之下,并没有成为所谓的糟糕的人,反而考上了大学,成为了一个心理咨询师。他们对这个结果挺满意的。

 

至于中间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委屈、痛苦,也印证了他们说的那句话:“你以后会明白的,我是为你好。”

 

我确实和他们和解了,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教育方式有多对。而是我知道,他们用他们觉得最好的方式引导了我。

 

当然,有过这种经历的人应该知道,从明白到和解,也需花些时间。

 

所以在回到今天讨论的主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从原生态家庭的情感中暂时解放出来,以便客观地看待“该不该用‘打’的这种形式来教育孩子”的问题。

 

关于这次的主题,我将基于“家庭--社会”一体化关系的角度来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进行探讨,从社会视角和父母视角来讨论当代父母的两难抉择。

 

 

 

本着严谨的态度,文章篇幅较长,请慎重阅读。

 

 

 

 

 

在谈论之前,我们需要强调本次讨论的三个原则:

 

1.不讨论极端案例,也不讨论个案。

 

比如:“马加爵”“药家鑫”或者“某某某事件”的案例。因为人的成长不单依赖后天的环境,还有先天的人格特质。而大多极端事件,犯罪者人格特质都相对比较明显,所以不适宜以他们作为衡量标准来评判家庭教育的问题。

 

同样,我们也尽可能不举隔壁邻居的故事,或者“狼爸,虎妈,猫爸,羊爸”之类的例子,因为他们只能作为一种教育方式的事例,而不能代表一种教育方式。

 

2.“理性父母”假设。

 

出于(伪)学术研究的需要,在讨论之前,我们要先假设父母是个“理性”人的角色,即在面对孩子犯错,或者孩子达不到父母的期待的时候,父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提这个原则的原因,是我们同时需要考虑现实中的父母是真实的人,是人就有非理性的时候,有时候脾气也控制不住。在这种情况下,打了孩子,不是我们讨论的范围。

 

 

 

 

如果父母在非理性的情况下打了孩子,请不要忙于自责,先回头去和孩子讲明、道歉,并在下次血压上升的时候,尝试着做做深呼吸,平静下来再来面对孩子的事情。

 

当然,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途径,还是要父母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提升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

 

3.论述尽可能客观,尽量少用名言警句。

 

OK,进入主题:孩子犯错了,该不该打?

 

我先申明下,这个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值得讨论的,因为中国的法律明文规定,孩子是不能打的。

 

所以我得提醒一下大家,时代变了。

 

之所以我们现在还在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在中国,打孩子依旧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这在西方的发达国家,特别是北欧国家,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在这里我们举芬兰这个国家的教育模式来代表西方教育模型,原因有两点,一个是芬兰国家小,没有太多太复杂的社会因素,不像美国。第二是芬兰的教育同比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也是非常优秀的,不说每年产出大量的全球顶级设计师,就连3年一次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都排在全球前列,也不弱于以应试教育为代表的亚洲强国。

 

在芬兰,一个中国爸爸弹了一下自家6岁孩子的脑门,就被儿童保护部门上门约谈4次,每次两三个小时,以确保父母是否有能力行使孩子的监护权。

 

在中国,我们去调查二十一世纪后的新时代父母,问他们打不打孩子。绝大部分人的回答是:“看情况。”少部分家长会略显尴尬地回答:“有时候忍不住会打。”只有很少数的家长可以非常坚定地回答:“打”或者“从来不打”。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回答两个问题:

 

看情况,看的是什么情况?

 

有时候,到底是什么时候?

 

1.看情况?

 

“打”只是一种教育方式,千万不要有更多的联想,请不要与我们脑海里的那些“脾气暴躁”“没文化”“农村的”“封建传统”具有一定贬义的词语联系在一块。

 

二十一世纪新时代的父母不同于传统的父母,这一点尤其要注意。他们受过一定的教育,哪怕受的教育水平不高,他们也会从各个途径了解教育的相关知识,亲人朋友之间的交流,或者某某育儿书籍,线上线下课程...然后选择他们觉得有道理,有用的方法来教孩子。所以,绝大部分父母会觉得自己在教育孩子这个方面,是理性的,有原则的。

 

如果,你看到一个家庭中父母打了孩子,请不要盲目地指责家长的不是,因为家长会觉得你啥都不懂,你压根就不了解他们家的情况。

 

这也是很多家长看西方的教育书籍觉得膈应的原因,他们会觉得这些书籍说得有一定的道理,但实际上用起来却很难达到效果。因为这些书籍默认的社会背景是西方社会,而翻译过来的人呢,就真的只是翻译过来了,没有本土化。

 

撇开家庭情况谈教育是不现实的,撇开社会环境谈家庭教育则是危险的。

 

 

 

这里我想先问一个问题:什么是家庭教育?

 

我们脑海里可能会出现很多的想法和概念,但家庭教育的风向标只有一个:就是从家庭里走出来的孩子能不能适应他所面对的社会。

 

这是家庭教育的本质功能:让孩子社会化。这一点在东西方文化和社会上是没有差别的。

 

西方国家,社会意识上更强调民主,强调个体意识。所以西方家长的教育更崇尚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尊重他们的看法。与此同时,他们也从小培养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责任感。毕竟,权力和责任必须是配套的。父母是孩子的养育者,但这种关系到18岁就终止了,父母没有义务继续抚养孩子 ,孩子也没有义务给父母养老。

 

孩子从小到大就一直作为一个平等的、独立的个体被培养,所以,他们更自信,更独立,更勇敢,他们有自己的看法,不盲从权威。

 

 

 

很多中国家长就看到后面几个字:“自信、独立、勇敢、有自己的看法、不盲从权威”,就觉得挺好的,也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这个样子,然后就开始照搬西方的那一套方法。结果可想而知。

 

我们去想一下,我们如果是一名学校的老师,我们喜欢的孩子是怎么样的?“自信,独立,勇敢,有自己的看法,不盲从权威”这些品质都挺好的,但前提是听话。

 

所以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中国家长在看什么情况?中国家长在看孩子的行为有没有触及他们的原则和底线。

 

以中国的父亲为例,中国的爸爸一般较少的管孩子,甚至不是很关心孩子的成绩,只要孩子的成绩不要差得太离谱就行,但是孩子一旦出现品行上的问题:不礼貌不听话,那就不一样了。这就是原则和底线。

 

所以中国家长在和孩子关系的本质上,依旧是不平等的,我是家长,你是孩子,你得听我的。

 

我相信很多读者看到这里一定会觉得:“就是这样啊,有什么问题?”

 

这就是我们的社会传统和社会潜意识。中国的社会潜意识是集体主义,讲“礼”讲“序”讲“修养”。所以,当我们自身的个体欲望和社会传统相背时,就需要“克己复礼”。

 

压制我们内在欲望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恐惧;而打,是造成恐惧的最直接方式。并且很多时候也被人们证明,用“打”这种方式教育孩子,见效很快。至于后面的身心健康问题,那是很多家长之后才可能会考虑的问题,甚至很多家长都不会考虑。因为,原则不可触碰。

 


 

此外,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越来越好,要求越来越少。很多家长会和我说:“其实,我对我孩子,已经算很宽容了,要是换我爸妈来教育我,可不是这样的。”

 

我承认,但我还是得说明一下,本质原因并不是家长意识在进步。是经济发展了,是这个社会对人变得宽容了。

 

小的时候,我妈妈经常和我说:“不好好读书,你就会被饿死。”在生存问题都没有解决的时候,谁又会考虑身心健康呢?

 

我记得2011年的时候,中国掀起了一场讨论热潮,关于中式教育和西式教育哪个更好的讨论,中式教育的捍卫者“虎妈”凭借着《虎妈战歌》里强硬的中式教育,把大女儿送进了哈佛,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狼爸”把三个孩子打进了北大。而反对者“猫爸”“羊爸”则同样拿出以孩子进清华北大的成就来反驳这种传统教育,证明与孩子和谐共处,也是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的。

 

我并不是很关心他们双方具体的观点,我只是在想,中国什么时候才能从这种“科举制”中脱离出来呢?

 

“你现在恨我没关系,有好的成绩才有好的工作,有好的工作才有好的生活……你到时候就会知道我对你严格其实是对你好了。”我想这就是大多数中国父母的“忍辱负重”。

 

生存与生活,这就是底线。

 

 

 

2.有时候?

 

有时候忍不住会打。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我是很能体会这句话的。父母真的也是人,我们不能去把他们理想化。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父母。

 

况且就社会环境来说,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对新时代的父母非常不友好,社会大环境的变化,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后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西方文化的冲击...

 

新时代的父母被夹在了家庭与公司之间,东方与西方之间,传统与新潮之间,长辈和孩子之间,过去与未来之间。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父母对美好家庭的期待同落后的家庭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用一个词来总结就是:压力

 

 

 

 

 

这话说来拗口了,我就分几个维度简单说下。我们先说客观因素:

 

1.时间成本。

 

现在很多西方的育儿书籍,教父母怎么和孩子有效沟通,让父母倾听孩子的想法,这些方法在理论上是没有错的,但是时间成本很高。

 

很多家长白天上班很辛苦,然后回家看到一地乱糟糟的玩具,想着还要做饭洗碗收拾。说实话,不发火已经很不错了。这时候还需要忍下脾气,慢慢和孩子沟通,陪着孩子慢慢把玩具收好……这个方法固然好,但是客观的生活压力对家长的耐心也是一种考验。

 

早上八点多,你送孩子上学,你赶着上班,公司有很重要的事情,这时候孩子闹着不去上学,该怎么办?这就是实实在在的问题,我相信读者们的解决方式有很多,但我想,如何快速见效才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

 

 


在西方,比如芬兰,母亲的产假有9个月。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这段时间是孩子和母亲形成依恋关系的重要时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上班的时间压力越小,才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

 

而在中国,要有这种时间成本,就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条件。

 

没钱谈什么教育?

 

所以,还是那个问题,生存与生活的问题。但是,我们反过来想,我们真的没有时间吗?我们是否能找到一个平衡点?

 

2.复杂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指的是父母和孩子组成的家庭。孩子长大之后结婚组成的就是新生家庭。

 

中国家庭很多时候要复杂得多。由于很多客观的原因,有些家庭会三代人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或者爷爷奶奶就住在附近,会帮忙带孩子。

 

 


而这之中,最大的矛盾就是教育理念的冲突。老一辈的教育理念和新生父母的教育理念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比如老一辈会相对溺爱孩子(因为那是孙子),而父母会觉得孩子不可以太纵容,所以当矛盾出现的时候,父母就会很为难,他们不仅要面对孩子的教育压力,同时还要面对来自爷爷奶奶的干涉,以及监督。所以,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父母就容易将压力倾泻到孩子身上。

 

3.永远都回避不了的经济问题。

 

这一点我本不想提及,因为这一点很伤人。现在的社会理念:人是平等的,教育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是的,但我没钱。”

 

如果大家多看一点西方的教育书籍,你们会发现,书里面是不谈钱的。国内的很多教育学家也是这样的,讲道理,讲方式,讲方法,不讲钱。我们不便在这个点上深入下去,因为很容易把我们带偏主题。

 

我在这里提及到“钱”这个问题,是出于两点需要。

 

第一点:是想强调一下,教育是需要成本的,当代流行的术语叫:“教育是个奢侈品”。

 

不单单是指学校的教育,好的学校,好的补习班,好的兴趣班。家庭教育其实也是需要经济底蕴的,这种经济成本不仅仅是说:孩子要什么东西父母买不买得得起这种问题。而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会内化家里的经济条件,并把它融为自己思想和人格的一部分。而这种内化,就是我们俗称的:“懂事”。

 

 

 

不用想太复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大家有没有发觉,在学校里,穷人家的孩子一般很少惹事(除了那些自我放弃,缺乏引导的孩子)。因为在孩子的潜意识中,他们是比较怕事的。因为他们自知家境不如别人,惹事了会给家里带来很多麻烦。穷人家最怕麻烦,特别是和钱相关联的地方。“爸妈都这么辛苦了,不能再给他们添负担。”所以很多时候,家长问孩子想要什么,孩子都会摇摇头,或者挑个便宜的。

 

穷人家懂事的孩子,多半是自卑的。他们也许很要强,自尊,坚韧,他们也许未来会取得不错的成就,但也许,他们只是想超越心里的那份自卑感。

 

有钱人家的孩子呢?“没事,你在学校别怕,出了什么事,都有老爸老妈在。”这话说出来,自然不做作,简单明了。

 

我还得提一下,很多家长会说,我们小时候更穷,现在的孩子已经好多了,不愁吃,不愁穿。也得和大家强调一下:穷不穷是与周围环境对比的结果。改革开放前,大家都穷。

 

全班的孩子都交钱去春游了,你没有钱去,那你就是穷的。

 

第二点:经济压力对人的内在能量消耗是直接的。

 

柴米油盐酱醋茶。如果父母每天都在担心孩子的学费,家里的房租,信用卡的账单,手机的话费,工作的业绩...如果父母都被生活所困,又去哪里寻找新的能量去好好面对孩子呢。靠爱发电吗?

 

 

 

我相信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父母存在,他们自己拥有着一大堆的问题,但却努力地不让自己的问题影响到孩子。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这很辛苦。我们不能把这种现象当做理所应当的事情。

 

当然,很多人会觉得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没钱就别生孩子。好吧,大道理总是不容易被反驳。确实是这样的,现在养育孩子不同于过去,以前生下来,就盼着他长大了就可以。现在,人们倾向于希望父母十项全能。孩子内心深处有个理想父母的形象,学校有个合格家长的指标,社会有个对父母形象的期待。而现实呢,很多妈妈还在盘算明天猪肉涨不涨价。

 

这是主要的客观原因,生存压力以及家庭架构问题。

 

 

 

 

 

接下来我们说说父母自身的原因。

 

1.父母自身的人格。

 

我知道很多读者很想分析这个,比如某某家长脾气就很暴躁,想法就很极端,别人劝他他就是不听...但是,这个得回到我们之前的讨论原则,不讨论极端的人格特征。

 

我们假设家长们,都是相对理性的。况且,很多表面上看起来很固执的家长,其实也是非常讲道理的。只不过,他们在捍卫的东西,是很多人所不能理解的。就好像中国在捍卫这种传统的秩序的时候,西方国家也不能理解:有什么东西比个人的幸福更重要的吗?

 

 

 

2.父母自身的原生家庭。

 

父母自身是在以“打”为核心教育方式的原生家庭成长起来的,那么他们潜意识中就会习得这种方式。在他们成人之后,根据自身的成长感受,会对这种教育方式有三种不同的态度:“认同”;“改进”;“不认同”;

 

我们针对第三个说一下,这类父母在主观意识上是不会打孩子的,因为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了被打的感受。但当孩子触碰到他们的原则红线的时候,他们也会无意识地一巴掌就拍过去。这是存在于他们潜意识中的,无论他们愿不愿意承认,但确实都习得了上一辈父母的一些习性,哪怕是不认同的。这样看,是不是感觉挺可悲的?

 

“我们看到了自己父母身上的不足,我们想着改变,我们不想让我们的下一代也过得和我们一样,我们想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我们想要成为最好的父母,把孩子培养成最好的人,以弥补我们过去的创伤,我们的遗憾。”但绝大部分家长在这一过程中都失败了。

 

我想,也就是在这失败的过程中,大部分人才慢慢地谅解了自己的父母,慢慢地放过了自己,也放过了孩子。

 

3.无助的父母。

 

最后一点:我们是否有想过一个问题,父母也是需要帮助的?

 

回到最开始我们举的芬兰的例子。一个中国爸爸弹了一下自家6岁孩子的脑门,就被儿童保护部门上门约谈4次,每次两三个小时,以确保父母是否有能力行使孩子的监护权。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说明在芬兰,社会系统是对家庭教育起支持作用的,社会和家庭对孩子的保护是一体的。父母的教育能力不行,社会就会协助家长进行对孩子的教育,家长再不行,孩子便会转由社会组织监护,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在中国,社会的再教育就是少管所,要不就是监狱了。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全部在父母身上,而社会是等着验收的。

 

学校?学校是传授知识的。

 

“养不教,父之过。”中国家长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所有的眼睛都在看着你。

 中国孩子什么时候最容易被打?在有外人在的时候。

 

为什么?教育给别人看。(不要让人觉得我没有起到做父母的责任)

 

所以,中国父母是无助的、是被孤立的。孩子犯错,父母面对的全是指责。所以很多父母在面对教育孩子这件事上都是提心吊胆的。为什么?因为别人要说。

 

所以,有时候我们发现,妈妈打了孩子,孩子在哭,妈妈也在哭。“心疼,无助,委屈”。说实话,没有父母愿意打自己的孩子。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了。

 

问题讨论到这里就差不多结束了。

 

我写到这里接近七千字,只是想说明:父母打孩子的背后,是爱和无助。

 

 

 

 

 

 

SO,我们回归到这个千古难题,孩子犯错,该怎么办?打不打?

 

我想尝试用三个大的问题来回答这个问题。

 

1.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适应社会,那我们未来的社会需要怎么样的孩子?

 

我知道很多父母也就三十来岁四十来岁。自己都还没活明白,又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但作为父母还是要尝试着思考一下,我们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只有在我们尝试着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才知道用怎么样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要不然,我们就容易迷失,容易盲从。今天说这个好,明天说那个好。

 

只有理清楚了我们的教育目的,我们才知道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是什么?我们的孩子在这种教育之下将来面对的困境是什么?我们才有心理准备。切记,每种教育方式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单单只看到好的一面,对于负面的一面,我们也得做好心理准备。(xi方的民主可是会在疫情期间出门游行抗议的哦)

 

 


2.我们了解我们的孩子吗?

 

不是每一种教育方式都适用于所有的孩子。关键是我们了解自己的孩子吗?孩子的优点是什么?又有哪些不足的?我们还需要带给他们什么?他们对我们教育的接纳程度怎么样?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孩子想要什么?

 

3.如果说,孩子的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能做点什么吗?

 

举个例子,假如我们去别人家做客,见到孩子就问成绩怎么样,我们又怎么能去怪父母只看重孩子的成绩?

 

我回答完了,剩下的就交还给读者了。作为心理咨询师,我还是得提醒一句:做父母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而且,作为父母,有可能,没有人会对你说谢谢,有时候,你的孩子也不会。但,爱孩子这件事,是为人父母的天性和使命,是必然的。


    文:Pitt     编辑:陈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