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资讯
名称: 一个抑郁症来访者的心理历程 (此案例是患者内心的真实写照) 类别: 最新资讯
详细介绍:

大卫心理咨询2010-10-14 09:25

来访者,王某,男,18岁,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在读学生。父亲是某企业家,母亲是家庭主妇。

来访者自诉四年来总有一种难以言状的苦闷与抑郁,感到前途渺茫,人际关系较差,觉得一切都不如意、不顺心,毫无兴趣。长期情绪低落、食欲不振、失眠、头痛、心慌、胸闷,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严重下降。曾就诊于广州某大医院心理科,经确诊为抑郁症,服用抗抑郁药后略有改善,在其他心理咨询机构接受过心理治疗,但未见明显好转。

来访者近期自觉心慌和恐惧加剧,常出现精神亢奋,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有自杀的念头。大多数时间都觉得生活很悲观,情绪极度低落,而且在早上非常明显,晚上略为轻松。因症状严重障碍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决定到我心理咨询中心求助。

该案例咨询师综合运用精神分析疗法,中心疗法、行为—认知疗法、催眠疗法等技术帮助来访者走出抑郁的阴霾,重新接纳自我,重拾生活的乐趣。该案例让更多人走进抑郁症患者的内心世界,让更多的人去关爱身边的抑郁症患者。

09.08

能写下什么呢?无非如同普通日记一样,开心不开心的,兼或感动的愤怒的,又感到思考与感悟之所得。总而言之,需要去另一个空间展示自己的内心,去面对那些由来已久而又无处不在的恐惧。

【打水】

中午2:00,差不多要上课了。拿着水壶准备要打水。看着同桌水壶,突然想起要不要帮他打水。念头一出,心里便闪出千般个不愿意:为什么要帮他打水?打了有什么好处吗?但念头一转,帮助人家,人家才愿意帮助你。再说打一次水又要多少钱?又需要费多少体力?这么想让我很虚。,胸口像坠了五千斤的石块一样难受。我发觉自己总期望得到什么回报,否则,打死我也不会去做。

直到走出教室时,还在盘算着要怎么办。最后还是帮他打水。

【考试】

生物周考,考了91分,心里挺高兴的。

【自己的世界】

小心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当生活起了一点点涟漪,我习惯了用面具去面对。风平浪静之后,再回到那个我舒适了十多年的世界。

别人的话语,我听不懂,听不见,又或者,不想听。

【与朋友的活动】

初中时内宿,有了一群嬉戏怒骂的好友。本来日子过得开心而充实。但初二下学期时,整个人性格突然冷了一半,对别人变得冷漠,退缩,从此成了走读生。

独来独往,每天到教室上完一天的课又回去,与大家的交流就如同蜻蜓点水,与大家的距离也越来越远。那一段本可以一起奋斗,可以用于怀念的时光,就这样硬生生地成为了我自己的独占史。

毕业之后,大家舍不得母校,舍不得曾经的同学,好几次组织了集体出去游玩,或者回母校。但聚会里的十分之九都被我推掉。而初中暑假寒假大家都有组织,但我一次也没去。一是老爸不让(老爸总觉得让我们这一群小孩出去是一件不安全的事情,其实他也挺没有安全感的),二是我不敢,我怕。总会有那么一种恐惧在我想迈步时让我双腿松软,心惊胆战,让我不得不靠在身旁以求得点滴安稳。

“你这人有点怪啊!”“你这人有点自闭啊!”说真的我承认自己总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但难道这一切只是空穴来风吗?

【不可遏制】

有事如此不可遏制地思想着。脑子里面乱哄哄的,什么都有。自习课上,眼前的数学卷越来越没有心思去做了。压抑、压抑,为什么要如此地压抑。明明很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却被压抑压抑整出一道无形的墙。为什么?为什么要如此地压抑自己?真实地表现自我难道不行吗?你到底在害怕什么?

我感觉离你们好远,感觉你们每个动作都能激起我的心跳。似乎唯独我,才是个没有动作没有个性的人。我的每个动作都是设定的,什么时候该笑,什么时候该叹息,全都是如此的机械。不是我压抑着我的情感,而是面对你们的时候我没有情感,我无时无刻地、用尽气力地去感知,去猜想你们每个动作的意义,久了,我也成了一架剖析机器,但你们看不到。

【默契】

夜自修前,跟同桌一起讲京片儿逗乐。本来讲得好好的,时不时发出点笑声。末了同桌笑着对我说:“我和你真有默契呀。”

我心脏突然降到了冰点。默契?是指两个人的协同吗?那种不言而喻,那种异口同声?

我突然感到一阵清清的恐惧。隐约能听见心底里的呐喊:你这样做到底有什么企图?想用“默契”来把我和你们同化然后做跟你们一样的事情吗?这真让人难以理解,让人感到一种由心底蔓延至全身的荒凉。

自感这么想的荒唐。但荒唐来得却是如此地不言而喻。或许在我的心中,这些念头从没有被放弃过,只是改了头换了面,以另一种形式出现罢了。

【一】

又有人说我兽面了。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假如真的是有磁场这一谈,那总得有个意识的首发站吧。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了。

【心情】

心情沮丧到了极点,我慢慢地看到那种黑暗将我笼罩。逃也逃不掉。实在不行了,躲到厕所里。厕所刚刚被阿伯洗过,还算干净。趴在墙上,灰色的念头逐渐沾满我的脑子。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反复地询问着原因,反复地我起着自杀的念头。或许我不该在这个世界上,他们如果从没认识我,从没有有“***”这个人该多好啊。这样他们可以过得更加欢乐些。

老爸老妈如果没有我这个儿子,该少花他们多少精力,该省掉他们多少的担忧啊。或许我真的很不适合在这个世界上,不适合在世界哪怕是角落里生存。

我恨自己,恨自己生来就带给人不快,恨自己前世债孽还要拖别人下水。恨自己奇奇怪怪的个性,恨自己脑子里蜂拥而至的想法。

突然感到有点冷,蹲下,把自己缩在一平方米不到的厕所里的一个角落。但还是觉得好冷,还是觉得由内而外一切都变得死气沉沉毫无感觉。想哭,但哭不出来;想喊,想捶墙,但墙壁教室大家都在学习,不能做太极端的行为。憋着,继续憋着。

脑子里回荡着各式各样的回忆,仿佛听见老爸又在重复那一句“朽木不可雕”,好多次好多次,回响回响;或是那个词-黑暗,那样负面的一个词饿竟然带给我如此大的力量,呵呵,什么时候这也成了勋章。

9.19

【开心】

生物课上看录像,实在是太闷了,就跟前后桌的男生玩得high起来。我于是小心翼翼地咀嚼这每一秒的快乐和愉悦,生怕它一不小心就像青鸟一样飞来而永远不再回头。仔细地,让开心透过灵魂的每一扇鉄缝,每一片墙隙。

恐惧便像魑魅魍魉一样在这一片阳光下照得清晰可见。一直以来让我孤独的,是种不自信,是种傲气,它让我要强地向前冲,又让我对人群感到恐惧不已。

我怕被他们吞没,我怕被他们剥夺原本属于孤独的附属物。

【世界】

让世界逐渐融入一些人的身影。

【书写】

这样的书写,是种紧张,也是种渲染。

9.20

【英语周练】

英语课上,老师核对一篇很难得选词填空。错了五道(总共15道)。怎么说呢,不是很骄傲也不是很悲伤,甚至于有些漠然。

问前桌的一个男生,错了几道。这个男生成绩一向不怎么样。“五道”我听了,内心突然狠狠地疼了、慌张了一下。虽然表面上还是礼貌说声“真厉害”。

这么突如其来的心理反应让我感到好奇。为什么我要慌张,甚至深陷下去,期间还伴有短暂的恐惧呢?我问自己。难道是怕他超过自己?

我为什么会怕他超过我?难道我比他厉害?有些想法(比如说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谁比谁厉害之说)嘴上是这么说,意识也至少接受了其中一部分的想法,但我感觉不到潜意识里,还是无法承认自己在那短暂的一瞬间的失败)

我的完美主义就这样又给我了我又一次的恐惧体验。尤其当谈及竞争的时候。我怕。我怕自己输的很惨,我怕自己被比下去的同时尊严被践踏得尸骨无存。呵,原来我的尊严是建立在“赢得”这两个字上的。

不可做到道家的清心寡欲,而所谓“赢得”,也不能仅仅说,它是一定定错的。但至少要做到能够将一部分的存在感的实践转移到与他人的关系上吧。长期的自闭以及高压环境已经让我的心态有些不正常,而从小到大我又经历过多少失败?顺风顺水的人是可悲的,而顺分顺水但一跌倒就立刻有人跟你说。“你别哭,我来!”的人更是可悲。

经过了上面所述之事,还有一点让我懂得,人不同于物,人是可变的。当我在追求外在客观规律的时候,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人不能够随意地置于某种不变的机械论中。如同我打败他一时,不能说我就能够打败他一世。优越感是稍纵即逝的。而反过来也一样。我被打败了一次,不说明我永远是个失败者。所以,自卑自傲的形成,实在是某种非理性的产物,视短暂为永恒,其实只是被蒙上了双眼罢了。又可得知,将存在感建立在攀比上实在是不保险,心理不坚强的人被自己打败是容易的。

那有没有其他的落脚点呢?除了竞争,除了优越感。还有没有哪种人之为善的东西被我有意无意地忽略掉呢?

谈过我过严的家教。我还记得看到老爸对我怒发冲冠时我心里的感受。那真是一场噩梦。原本嗓门就大的他骂起人来不留余地。我能感到每当我回想这些事情时,我的自我会缩得很小,就像被硬生生地逼到角落,逼久,无法呼吸。或许心中的恐惧有些是来自这里。我的硬生生地恐惧,跟着我已经太久了。

【晚自习前】

在食堂里遇到了几个同学,本来想一个人吃饭的,看到他们想,逃不掉了。

他们谈的我都不懂,或者说,不感兴趣,所以默然。又讲着讲到了体育,谈篮球、谈足球,接着又谈到网络游戏。我哑口无言。对于这个不踢足球、不打篮球,甚至不玩网络游戏的我,还有什么比我更多余?一根木头甚至比我还值钱,还可以雕成木雕用来赏美。潮州的木雕还很出名。

夜自修前几分钟,坐在教室里发呆。我看着别人许许多多的欢声笑语,心中竟生起一种莫名的好奇,为什么他们会笑了?为什么要一直找快乐?快乐不应是短暂即逝的吗?我们不应追求一些更加不朽的东西吗?为什么总是这么吵吵嚷嚷?难道你们,就不累吗?

我仔细观察每个人的表情,各式各样,就像小孩站在人群中的那种好奇,就像跳蚤在守望一群老鹰。那让我产生一种错觉,好像我正在看着一部喜剧,喜剧无名,主角是我们,剧本即兴创作。每一张笑脸之下掩藏一种慌张与厚颜无耻,每一个欣喜背后都躲避着悲伤与闪躲不及。我们只是演员,总有一天这一切都要被扫进垃圾桶。笑声呢,快乐呢?都他妈见鬼去吧。

【一】

恨。想打人。想吵架。

一定要走出这阴霾。我不想再同过去浑浑噩噩的十八年算他人帐。那些,该过去就过去吧。我想要看到那未来,那该死的未来,那该死的另一种自由另一种束缚。

9.24

今天很好,没出什么事。

说也奇怪,好像早上的症状最重,胸口重得像压了块石头一样。但越到晚上越轻松。药吃了,绳跳了,感觉还不错。

【下午】

体育课时区打球了,打乒乓球.俗话说越是激烈的状况越是可以显露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打球时发生了的一个小插曲不妨记一下。一般来说打球都是互相叫嚣,说难听点叫【daosoi],好听一点叫鼓舞士气。在一个回合中,对手把我控制住了,结果输了那一分。那打球那人就对我说:“我控制你了,你全被我控制了”,尤其是连带这句话多产生的尾音,阳平,向上,再向上-3个,这种语气使我无法忍耐,总有种像走过去海扁他一顿的冲动。但扪心自问,愤怒的背后我是如此的弱小与软弱?

9.25

胸不是很沉重了,但能感到心跳得厉害。

【应付了】

面对他人都是一种应付,有点累,但没有表达的欲望。我只想听歌,好好的做一些事情,跟太多人的交往不是我的意愿。这大概跟性格有关啊,

6.27

【想起一些事】

假如不是到了高中,根本不会发现初中的学校**实验有多么好。

高中就像一个大熔炉,容集了来自潮汕各地的-算是精英吧。以前听做生意的父母讲潮汕各地人的性格差异,只是半懂不懂地点点头。在高中跟大家相处久了,才发现老爸老妈说的话正确性有多高。不知是不是地方主义的根芽呢,我打心眼里觉得**人的性格比较容易相处-怎么说呢,是种亲近感,或者说气场吧。

亲近感不是我说的,是我同学几个“理论”得来的(嘿嘿)。

**实验是**最好的初中,所以每年考上某高中的*海人大多来自**实验。班主任说**的人有人情味并承认我们学校的素质教育搞得好。班主任说**实验每年母亲节、父亲节都会要求写一封信寄到老爸老妈,班会课上讲亲情、友情、团结、正义等。人文的东西无时不刻地渗透。

我想对于每个人来说,初中都是一段最温暖,最值得纪念的时光。少了小学的稚嫩,还没面对高考的巨大压力以及大学的世俗化,初中的同学可以最懂自己,可以玩得最疯,可以无法无天地肆无忌惮着。纯洁的友谊之花,在初中开得最美、最香。

我搞不懂为什么初二下学期要把自己封闭起来。难道只是因为青春期的羞怯?退了缩,每天过着家-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机械得如同机器人。前桌的女生说我是大冰块,整天黑着个脸,什么话也不说。哎,这么说我又想起了一个细节,初二的语文老师在作文培训时问我,“为什么你的作文那么喜欢写‘黑暗’两个字?是不是心情不好?”我说不清楚,只是觉得这样写心理会舒坦些,完全是按照自己意愿的,没有做作地故意写黑暗。现在想来,那时我是挺愤世嫉俗的,心底总有一股怒气不知道该对谁发。“我恨。”我总是在心底深处嗅到这么一种知觉。有时翻出自己初中的试卷看时,看到一些比喻啊,造句啊,会感到毛骨悚然。写“枪”、“流血”、“背叛”、“复仇”。问自己当时是怎么充满戾气的呀?

戾气。其实老爸对我教育很严不是没有原因的。小时候的自己很任性。老爸拉我练乒乓球,一方面是想让我不要整天对着书本(我很喜欢读书的,嘿嘿),另一方面是想让我控制自己的火爆脾气。

虽说胜败只是兵家常事,不是挫折。对我来说却远非如此,当我打输球的时候,我就哭闹,后来大了一些发展到把板子整个往球台拍打泄愤。或者是捶墙(有一次把手的骨膜都捶伤了。)总而言之,我的脾气是很不好的。但又无法控制。就好像胸口窝了一团火总得喷射出来一样。教练训了我好多次,但改不过来。以至于有一次老爸跟老妈说,“我们去吃饭,老王带了一个球友,那人问我儿子的情况,我说也有在打球。他说他记不起**打球的小孩有哪些姓*的。老王当时就笑了,说‘就是那个全**脾气最大的小孩你不知道啊?’没想到那人一听,拍手说,哦,我知道是那个了。”老爸说完,很讽刺地“哼”了一下,然后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着我。我听了看了,感到很受伤。

或许是我太容易受伤了。

我感到很对不起他们,但同时也愈加恨自己。为什么连这么点事情都做不好?为什么别人打球靠技术你靠脾气?那时我渐渐开始明白人都是有三六九等的,像我这样只会固执而臭脾气的人是不配和他们在一起。在一起只会伤害到他们,让他们失望,让原本就很高兴地气氛降到冰点以下。而一个人如果只有外在,内在混乱不堪,也是遭遗弃的对象。

去广州看医生的时候,那医生给我下的结论是,“你太受父母宠溺了。”我当时觉得挺惊讶,就我这样还受宠溺呀?妈的那些不受宠溺的不是要露宿街头了?当时觉得很愤然。后来想清楚,我们谁都错了。我太依赖父母了,而不是宠溺。长久的孤僻与不安全感让我一步也无法离开家。我是一个没有什么自主性的人,没有自信去做出自己的选择,去选择反抗、出逃、叛离,找回自己。按着父母的意愿,一步一步地去学我不喜欢的乒乓球,我不想看的学习成绩,放弃自己的爱好、音乐、武术。他们说那样过得太理想化。总觉得他们指出的路试最稳妥的,最可以成功的。当然现在看起来也的确是这样。

上了高中总会听到周围人的一些表扬,大姨大婶隔三差五就来说几句,“你们阿奴过欠啊,有变读着某高中。”之类的话。但我觉得那些话不是说给我听的,他们是说给我安排线路的父母听的,甚至于是说给自己听的,说给自己的儿女听的。我没理由为他们高兴。这就如同对外表的夸奖,那些都是天生,不是靠我一手的努力后得来的,不是我实现的理想,便没有一丝的喜悦感。那些赞赏,如漂浮着的空气,无法进入我的内心。

成绩啊,外貌啊,其实是陷阱来者。上帝给了你美好的东西,同时也注定了它们强大的力量会让你慢慢开化。为外在的东西忧虑担心,慢慢地迷失自我。所以这世界上有功利的第一名、有娇气的美女、有钻管的聪明人。就是这样,好像说,核武器建造看似很难,但更难的是对他的管制或说有不按下那个俺就的觉悟。

【有感而发,一条线顺下来,带点意识流的味道。嘿嘿,希望对治疗有帮助。】

9.29

【想讲讲跳绳时发生的事了】

我是真想跳好,真想跳好。

双摆啊,以前打乒乓球的时候有学过,但因为那时没有怎么练,所以只能断断续续跳一圈两圈。既然医生叫我练跳绳,我想乘这个机会把双摆给练起来。在学校看师兄师姐练的时候。觉得啊,真牛逼,有潇洒又有力。哪天我也练上来摆上台面展示展示。

刚起头总是很难。满怀激情地去跳,但不是手不听使唤乱了节奏,就是脚跳着跳着又不听使唤软趴趴的。结果跳了好几次总找不上要领。于是我那牛脾气又被提了上来。“唔”的火大,把整根跳绳“啪"得往墙上甩过去,胸口起伏,很厉害地喘着气。此刻我的心情是复杂的,能感受到那样的不爽,也能体会到一种诚惶诚恐的失败感-那是跟随了我好久的失败感。突然间自己好像退到了许久的时光前,记起了有一次打篮球(我是不会打篮球的,那一次一帮人投篮玩我也只是过去瞎凑合)我们那一群人属于不怎么会打的那帮。这时有一个我们班的,打球算厉害的过来,想加入我们。没啥意见,毕竟是同班的,加就加呗。只是到后来不知怎的具说要打三对三,后来也不知为什么我也稀里糊涂地被分到和他一组。呀-那简直是噩梦。每次我失误或投篮不进,总能看到他不屑的眼神在我身上游移,我突然感到一股难以言语的羞耻感跟愤怒,真想过去扁那个家伙,想告诉他他妈的你嚣张啥呀,不就会打几个臭球嘛?但那种眼神把我引到了更为重要的记忆里,正是那种眼神,还有眼神中的不屑与藐视降临到我身上时的羞耻、卑微与失败-那是在学校时候的经历了。

乒乓球,我在我们队里是最后一名,一直退,而且似乎永远都是。老爸一种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愤怒压在我身上。我在学校读书考试是前几名,但打球却总是最后一名。而且仿佛哪一天我拿了倒数第二,队友还会露出惊讶的眼光。我对那段记忆已是模糊不清了。不知是刻意抹去的还是对现实在意不多的我对这些事情总是显得得过且过。但如今在做一些事情时,相似的情景会猛然将我拉回曾经的记忆-或者确切地说,是一种模糊地感觉。失败、害怕,仿佛周围的人都不再喜欢我,都不想再搭理我。那种模糊地感觉想道强光一样突然变得很刺眼,让我全身无力,几乎想逃。我总是觉得别人很挑剔,觉得仿佛他们都要与我为敌。也许到了高三,理性的思考相对独立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对你说三道四-他们得有这个时间和精力才行。所以所谓的“与我为敌”,只是一种子虚乌有的挫折感的折射罢了。但不知我这人为什么挺神经质的,每每都是感觉走在前头,我仍能感到那种挑剔,无所适从。我想之所以会如此严肃与自闭,除了自卑,大概还有一种不安全感在作祟吧.这种不安全感,应该怎么去消除呢?

心态很不好,害怕失败。平时跟大家打乒乓球打着玩时,一输球整个人立刻软了下来,总想找个时间休息一下。我想我太脆弱了。经不起失败。那种诚惶诚恐的失败感。如果说有“自我映像”这东西的话,我看到我内心的深处有个小孩在哭泣,手里拿着根棒棒糖,一直在等着别人的安慰她。

记忆这东西,写起来最好。我想先写到这里吧,有什么话以后再接着说。

10/3

【打球】

打球时,对手跟我说,“哇,你最近性情大变耶。”我听了,一阵窃笑。问为什么,他说,不知道,就感觉跟平常不一样了。然后他又说,你的性格真是难以捉摸。

【一】

根本就不用怕,没什么好怕的。

【早上】

早上打球时把眼睛给弄碎了,中午打电话给老爸说今晚我回家吧。他说,“我今晚要出差。那怎么办?这样吧,我现在去接你。”“不会太晚了吗?”我说。中午一般只休息两个钟头,那时已经12:35了,来回起码要一个钟头,还不把吃饭换眼镜算在里面。挺悬的。不会儿,他说:“你相信老爸。”

突然胸口感到一阵沉坠,那种莫名奇妙的焦虑又来了。怎么了?眼前好像浮现了许多种想法,该选哪一种好呢?我很想晚上回去,因为要给同学买礼品盒,晚上回去就有时间慢慢选了,中午回去也能买,但多半不会有漂亮。怎么办?

中午回去的话时间上很难掌握得好,老爸,我说,我可不可晚上回去然后早上打的过来?不行不行,这样太浪费时间了。我说你中午回来嘛,一下子就好了。可我还得买东西。那就顺便买嘛。

那好吧。

胸口的疼痛又加剧了,弄得我人差点缓不过神来。我想我怎么这么蠢笨,居然这么简便的方法不用却退而求其次。可能是我真的太在乎感觉了,仿佛有人告诉我一定要这样做,而我也居然就没想到那种更好的办法。真是的,真是的。

出校门我给班主任打电话,老爸打了好几次都联系不到班主任,说没听。于是我又动身去找班主任(那是她在食堂了)。一路上走来,感觉人恍恍惚惚的,好像走也走不稳了。只能感到胸口沉重无比。我想别人为什么心情不好时不会有多大反应,可为啥我的反应这么大。还有感觉别人好厉害哟,真的好厉害。

【反】

或许我该这样想。感情并没有错。别人的理性能为他们完成很多事情,赞扬他们吧,并向他们学习,学得到是好事,学不到也不要自卑。世界那么大,哪儿不是干事儿的地方?

赞扬他们吧,并向他们学习。我本不特殊,不必自恋。我们都只是人海中最普通的一个。

【打球】

中午时市运会乒乓球项目的竞选。前两轮淘汰赛已经剩存10人,分为三组,打循环赛。本来我是很有信心赢的,因为以前打过全校第一。但结果我却败得很惨,本来那个四人组也挺难打的,但我是有信心赢他们的。但却三场连输,成了最后一名。打球过程中,那种急躁的心态又回来,这让我感到很沮丧,感觉自己很没用。

比赛后被体育老师说。说我比赛的心态不行。太在意得失了。这影响了我比赛的正常发挥,是我经历的失败太少了。

【学会失败】

对失败的恐惧感得学会克服。今天突然想到,我的冷漠、自私、恐惧,也许都是来源于无法接受失败。

10/9

今天早上起床后感觉心情很不好,那种沮丧感又悄然而至。很痛苦,那让我做不好任何事情,与别人交往时总是无端地恐惧。

我讨厌这么一种状态,相当厌恶。被别人称作忧郁是一种好事吗?恐不见得吧。

难受,相当难受,就像与千万把刀直直地往我身上乱捅。

10/19

【治疗心得】

进步得很快,谢谢表扬了。

虽然还是对催眠不是很了解,但已经渐渐感觉到起了变化。治疗时也一样,有时候会想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就想上次说过的老是一些让人害怕的事情,都是很小的事情。还有一次能感到了正负两种力量的对抗,弄得一会儿心情好,一会儿特别怕。

脱敏疗法和认知疗法。以前看闲书的时候有看过,还有点印象。但先了解不见得是件好事吧,那样子的防备心会很强吧。不过既然是治疗,有些念头时不该乱想起来的。适当内观,适当放松警惕。

【一】胸口还是有些沉重的。

【性格】

在百度上查“社交恐惧”,里面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有些患者小时候害羞怕生,不敢见人,但又争强好胜,特别爱面子,到了青春期自然而然地就发展出社交恐惧。

【价值观】

为何我总觉得,自己在与别人交谈时,脑子里总有另一双眼睛在盯着我,盯得我毛骨悚然。不要出错,不要出错,但这样子真的好难受。

【困境】

想说的是,经历过这一次失败后,我会越加坚强起来。

平日里写作文、看书,总爱把“困境磨砺人的意志”这句话挂在嘴边。但毕竟没有经历过多少事情,所以那样子只是在自吟自唱,一遍遍地满足我的道德美感罢了。等经历了才会明白。也许这些并不是坏事,等过了以后,才会发现它有多珍贵。

【友情】

高二的下学期,那时候不懂,在别的同学面前说,友情都是放狗屁,现在别人都是利用来利用去的。其实说真的,那样子只是为了凸显自己的独特罢了,当高中的许多同学还在大家的嬉笑中珍祝所谓的友情时,而有一个人却早已“看清”友谊都是虚假悲观不可持久的,既然跳出了所有的人际纠缠,那个人就是我,这样想,或许是一种自恋吧,不知道,不知道我此言一出,我那个所谓的朋友(我只跟他一个人说)就跟跳蚤一样跟别人说了。一传十,十传百。基本上大家现在对我是侧目而视了。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自卑心理让我觉得别人对我侧目而视,但至少是有些人会这样的。

无法被人接受,潜意识中总有这样一个想法。我习惯了与别人保持一种竞争关系,所以当别人欲与我建立友谊时,我总是一次又一次残忍的切断,好强啊好强。

高三复习真的很累。

好很多了,谢谢。

原本想讲关于信任这话题的,但总感觉很难讲。

原来我也高三了,怪怪的感觉。

【一】很久没写日记了。没时间只是一个借口,实际是懒得写。况且我也没有那种把一天的事事无巨细统统记下来的习惯。文笔不好,不是很会记述文。

最近学习状况还好。但有些学不下来。心开始有点浮躁,或者经常想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不知道这是不是抑郁症的表现。

今天看了部电影叫老男孩。同学介绍的。国产,刚开始不是很喜欢。那里面主要讲了两个男孩从高中“铁哥们”关系到后来进入而立,参加了欢(快)乐男声。在表演中唱一场很令人感动的歌回忆青春的时光。差不多就这么个故事,情节简单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情节。里面有加了很多黑色幽默的元素。主要是后面那首歌比较感人。

那是我日夜思念深深爱着的人啊。

到底我该如何表达。

她会接受我吗

也许永远都不会说出那句话

注定我要浪迹天涯

怎么能有牵挂

梦想总是遥不可及

是不是应该放弃

花开花落又是一季

春天啊你在哪里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

一去不回来不及告别

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

看那满天飘零的花朵

在最美好的时刻凋谢

有谁会记得这世界他来过

转眼过去

多年以后

多少离合悲欢

曾经志在四方少年

羡慕南飞的雁

各自奔前程的身影匆匆渐行渐远

未来在哪里平凡

啊,谁给我答案

那时陪伴我的人啊

现在是什么模样

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

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吗

任岁月风干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

抬头仰望这漫天星河

那时候陪伴我的那颗

这里的故事

你是否还记得

【二】期末者

考砸了,恨自己。

语文考了101分,比上次还少。而这次大家的平均分都有提高。星期天晚上发试卷的时候,本来心情就不好,结果来了这么大一个刺激。

那天晚上想了很多。不是想自己多么失败或者有多么多么恐惧。想我怎样才能算调整好心态。考试后我想发泄一下,因为那种挫败感太强了,感到很愤怒,偷偷地厕所里捶墙了。结果力度没控制好,伤到手了,以前的骨膜的老病又犯了(那时打乒乓球时输后捶了墙伤到的,当时医了一个星期好),但没有以前那么严重,只是按时才会感觉有点痛。

为什么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不知道,也许是我自己不独立造成的,我争强好胜,又爱面子,无形中给自己添了多少无谓的压力。有时想想会觉得不公平,为什么别人能够轻易获得的平稳心境我却要耗费那么大的心力才能调整过来。是不是上天故意要这样做呢?

“是不是上天故意要这么做”,这句话一写出来,骤然感到了自己的懦弱。你究竟承受过多少痛苦,才敢写出这样一句话?你只是一个学生,一个不经世事的学生,没有经历世事就说自己活得很痛苦。算什么东西?

假如心态需要一点点去调整,那么性格呢?人格发展一有缺陷就要去补偿,是不是显得太小题大作了。完美主义有好有坏,为何看到坏的方面忘记了好的方面呢?

理综来了,三科全军覆没。总分300。考了222。

假如可以,我想自己靠自己,太过于依赖李老师的力量反而会弄巧成拙。

告诉我调整心态的方法,遇到失败了该怎么样。发泄吗,安慰吗?告诉我如何与人相处,不要乱贴标签,不要再在与人交谈时挑剔他们的一言一行再得出无用的结论。

我总是感到心里有两种力量在对抗。

自我批判是很痛苦的事情。数学还可以,有努力就会有进步,119,总算上了中上档线。

英语爆发,一卷80分考了74分,二卷43,能上4字头的就已经不错了,只是口语差了一点,9分。当时考口语的时候不知道是考试,以为是普通练习,当时心情不好第二第三部分都没怎么说,结果就、、、、、、

一、

愤恨。我讨厌这样子。就因为我的自卑吗?

那天打篮球,跟一个基本不会打的打升级(我也属于基本不会打的,但至少比起他我多多少少会胜过他的,无论动作还是其他)。那人我一看就觉得讨厌,走路摇头晃脑,全身散发一股强烈的汗味,完全不懂得体会别人的情感的一个人。他见我一个人在那里投篮,就过去那边凑热闹。然后就开始打升级。结果是,他老是进球,我却一直原地踏步,(有时候我也很奇怪为什么自己投篮的时候就好好的,跟别人打的时候却经常出错)很气,越来越不想打了。心里自己在跟自己说,他妈的,他在心里肯定又会说,**很烂,**打球打了这么久还什么都不会。瞧我这么一个什么都不会的人投篮多准啊!哪像你,就你这技术花个十年也打不出什么名堂来。

我听见他在冷笑,知道他的眼神里藏了多少不屑与冷漠。等到他进到罚球线的时候,他毫无征兆的跟我说。“猴啊,你得先把你的心态调整好,怎么老是抑郁啊?”我吓了一跳,莫非他看到了我脸上什么表情变化?但我更加在意的是他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知不知道我不爽一部分是源于对他的不喜欢。于是我更气了,差一点往前几步往他身上一脚踩下去,让他知道乱说话的代价是什么。但还是强忍了下来,憋出了一句话:你知道什么呀,我哪有闷闷的,你别以为自己真的能随便给我下定论!他说:“你说话还是这么横。”

我没想到别的,我想到了我以前练乒乓球的那段经历。我这时候,很恨我老爸,恨他无所不在的呵斥,恨他的大嗓门,恨他一直沾沾自喜引以为豪的传统教育。那些呵斥至今想起仍心有余悸,一想到会如老人一样战战兢兢。

我怀疑。这是我第一次敢于对李老师说出我的怀疑。究竟心理治疗及催眠能不能真的治好我的心病,解开我的心结?我的恐惧有一部分是父亲大嗓门的呵斥遗留下来的,而我的记忆中关于他的就是这一部分最难的忘怀。我的心态不好,也就是有一部分是因为我处于劣势的时候,我身边仿佛想起当年的呵斥声,仿佛一瞬间我回到了那个球台,左边,老爸坐着不停地浮躁。这样子我怎么可能静下心来,继续我的考试跟比赛呢?

我远没有你想象中的优秀。我的脾气是很大的,是很神经质很情绪化的一个人。单单是这个,就足以让我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我无法得到别人的肯定,我从心里这么认定。你说你理解我,但你究竟能理解我多少层呢,那只是为了让患者信任咨询师用的词吧?由衷的又有多少呢,我怀疑,真的怀疑。

英语考了全级第九,原本可以再拿多几分的,但口语考试时挫折感太强了,原本以为最没问题的口语只考了九分,刚好及格。

朋友?但我是在不想离人群太近,很累,感觉好像自己的能量被一点一点抽走了一样。说想得到友谊就得多理解别人的感受。但我感觉我似乎无法理解他们的一言一行。在我眼里他们太轻浮了,最想玩,但玩又玩不出什么真的名堂来。我恨我们这个班,又恨我们班主任。明明知道班里性格内敛的人比较多,还最会起哄最会玩,结果我们班那些跟班主任走得比较近的那些人就是除了玩做不出实质性东西的城市小孩!

“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我想我也犯不着去热脸贴冷屁股,我管我自己就行了。问过一些远地方来的人,他们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他们能说会道,就让他们去吧。

所以我很怀念我的初中,怀念我高一第一学期的老师们。尤其是杨老师,她教我们语文。他教书育人很有一套。将语文课总是能讲到精髓。记得当初讲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的时候我被感动得七零八落。“地坛,有些话,我没说,你别以为是我不敢说,有些话适合死在坟墓里”。史铁生那段关于生死欲望的思辨对于一个高一学生来说比较难懂,她就帮我们条条缕析,到最后弄明白时,突然间感到原来史铁生的文字是那么精彩。

后来分班时,语文老师换了,语文成绩也随之下落。那一次在楼梯口看到杨老师,我向她问好,但她一直看着我,面无表情。接着就从我身旁走过,走了。我感到很对不起她。我感觉她对我还是寄予厚望的,高一时她在课上问古文中“厌”字是什么用法。全班只有我一个人说出来“通假,通‘餍’,意满足。(我是看左传懂的)。高一第一次语文单元考,我考了全班第一。语文实践活动上,主题是”认识自我“,那一次我用了与别人不一样的方法去表达了这个主题,结果她表扬了我。这一切都让我感到颇为自豪。那次问她问题时,她对我说,你要多读些古文,多些积累,作文才能真正的上去。我很感谢她。但我也辜负了她的一番期望。语文成绩已经一次比一次差了。我喜欢她跟我们讲“原罪”时的感觉,很吸引人。但都是过去的事了。

今天下午的主题班会。主题是“十四班,我想对你说”。

其中有一个环节是“同学,我想对你说。”一些同学起来发言,然后讲自己最想对,某个人说的心里话。在这种场合下当然不能说坏话,于是,大家就站起来,感谢某人,回忆以前的事。效果还不错,大家都笑得很开心。

只是我仍然有些落寞,我发现我自己融不到这个班里去。

这样的性格有什么不好?

我想我只要学会去爱人和被人爱,不要那么自私。有些忧郁有什么不好,有些关于世界的悲观认识已经形成。我不想再去动他们,因为这需要时间需要经验来逐渐扫去。更因我性格里情绪得悲观,让我觉得尚若我像别人一样乐观快乐,我会以为我没有脚踏实地,好像风一吹就飞走了,轻飘飘的。我要学的很简单,怎样去认真做事但不求回报,怎样脚踏实地,减淡对于批评表扬的在意度。经历多一些失败,再从失败中走出来。必须得这样折磨自己。金中就是一个这么好的试验场。这里的人,比我聪明的比比皆是,比我智商高的,而且反应比我快的人更是多。他们才是堪称完美的人。即会交际,又有所长。但我不会这样子就放弃的,不到最后一刻谁知道谁会赢谁会输?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我也不想说未来的梦想、理想实是什么了,只要手头还有些事可做,我就觉得心满意足了。我还是有优势的,优势可以使先天也可以使后天培养出来的,先天的,比如说:

穿过密雾的大象从我身边经过,

仿佛草原中的神,披挂着战袍,

在黎明来临之前,审视自己的疆土。

远处的乞力扎罗山在这片迷雾中若隐若现。

一半被披上蓝衣,一半被阳光洒下金色。

象群轻轻地前进,每一步都深深地击中我的内心。

我感叹,造物主的伟大,

我感叹,人类的渺小。

没有恐惧,没有悲伤,没有欢愉,

我的内心平静,泪水却无法停住。

这是《漫客.绘心》里的一段话。原本配有图,很感人。我能深刻的体会到画着的心境。那种触及灵魂的震撼。没去过非洲,更没见过象群。我能体会的是人作为人的藐小感与对自然的敬意,灵魂。叔本华认为音乐是超越物质与意志相通的艺术。音乐是神秘的。他像“人”一样神秘,又或者音乐是人灵魂的投射,而不仅仅是一种情感上的表达与释放。我曾经把漫客的这一段拿给同学看,但感觉他们都好像不以为然甚至敷衍了事。所以,我觉得也许我的优势就藏在所谓的情绪化与神经质中——对美及灵性的追求。而这个,并不是随便能学得的。

换了本子,没想到会这么快。两本就快写完了。换了一本,封面阳光,新的开始。我已经迫不及待要开始新的一页了。

那个对比,我想等到治疗快结束的时候写。我不是很觉得这个可以提高我的自信心,我的自卑与这无关。

在班里人的眼里,我不是个多么好的人。我习惯了骗人,我借口搪塞他们的发问,以免触碰到我隐藏的部分。我也习惯用犹豫来面对质问,等到他兴趣索然时再转移别的话题。

如果说到精神病人、偏执艺术家是游走在社会边缘上的人群,那么我在班中的处境便差不多。我因为我不遵循集体的规则。我讨厌那些糊里糊涂的大笑跟云里雾里的关心。班里其实很多人都有不可碰的心灵深处。一句话说错了,误解分歧立即产生。这件事,更因为为主流对边缘的偏见与对比而加深。假如你没有跟他们搞好关系,那么你只有等着被排斥的命运。完全没有中立的可能。

边缘。我思考这一切怎么可能。缘何完全独立的个体会产生这样的火花?当一个人处在边缘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他会感受到什么?他的喜悦?他的伤心?

已经感到越来越好了。虽然外表看上去还是死气沉沉而颓唐。

这阵子情绪倒是挺稳定,没什么特别开心事,没什么值得特别难过的事。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

理综倒了。这次可能要排在班里后面了。除了选择题一大推的红花花,生物、物理都没有写完。心情很不好。也因此想到了许多。那种懦弱悲观情绪又回来了,在我脑子里萦绕不停。可恶,我得赶紧找办法制住。

我得承认我并不是很强。自认为凭借智力与记忆力在高中还能占个不错的名次。其实啊我也只是普通人而已。普通人意味着什么?平常的。知道自己总要失败,知道自己总会成功。知道我始终不肯服输,知道我因为太少失败而变得胆怯懦弱。我得知道我并不是什么,(我亦从来就不是什么)我不必再撑下去了,我又得知道我就是个什么,我是响当当的存在,是没人能够代替我的,是有可能成功的。是只要再坚持一下就能走出阴影看到如此阳光希望的我,我何必看别人的脸色。我得从容,否则在这世上便无从立足,我不能总为情绪所苦。那是个好东西但好东西只具备收藏的价值。

所以,加油呢,稳扎稳打地打好每一步。小小的消沉是必要的,是因为担子实在太重了,我累了,要换下肩膀;但消停太久就不行了,宇宙消停一下就会收缩回去,又何况是我呢?

过去的已成错,而不变的是生活;总是说过去、现在、未来皆不可得,但痕迹犹存。他们刻在别人的心上,刻在他们的言语里。而我总能从中听出某种不屑与漠视。于是我喜欢探究原因的我便陷在回忆泥藻里不可自拨。但我要走,一定要走。什么时候才能懂得未来是真实存在的这样的道理?已经无需这样了,我已经长大了,没有人会再倾听我的哭闹与欲拒还迎的苛求了。我得说,“我会懂得未来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总有一天,会的。”

假如我过去只记得一分道理,欠了他人九分的债,如今面对他们时,一脸惭色,但我进步神速,已有三分道理已明,还了他们两分的债,何必又是一脸愧疚呢;我知道我错了,但我也知道我也有权利去笑,去让别人高兴;两个方面的事情,而过去的我总是喜欢其混为一谈。

懒惰葬送的何止是表象的一切,葬送的还有自己灵魂的光明。

“要是错了怎么办?”我听见我说,我考虑我可以给出什么答案。当我向我自己抛掷这个问题后,我的记忆力响起三个不同的声音:

“错了就错了呗,还能怎么办?”(不负责任的回答)

“你怕错干嘛?你做不就行了嘛!”(优越感暴露明显)

第三个声音是沉默。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声音。

当人面对自己不可得之物时,便会引起焦虑。人之常情,我原谅了自己。存在即合理,我想焦虑总得有什么正面作用吧?

我刚才想到什么?假如是错的怎么办?言语间曳过一丝恐惧。

没事的,我绝对可以走出来的。

何必去痛苦地自怜自艾,我要把握自己的命运,对自己负责。

停止空想,放弃空想。

今天早上起来后又想骂人,看谁谁不顺眼。老毛病又犯了。也正好,调整心态,以后就没啥感觉了。

早上起来后脑子里塞满各种各样的想法,好像昨晚做梦做不够,还得继续下去的似的。早操,早读,都是出于一种半思考半彷徨的状态,有点晕乎。

在某杂志上看到一个观点,说普通人是形象与抽象思维相结合,自闭症患者是只用形象思维。与人交往时,人多用的是抽象思维,但当人只欢杨时。,就会完全用形象的了。说白了,也就是看东西跟拍电影一样,仔细观察,不予遗漏。但具体某样东西之间有什么关联,自闭症患者就无从得知了。

今天晚上晚自修下课时走到**散步,**是女生住的地方。但现在没人。高一时在那里住了整整一年。所有高三学习累了有事没事都走到那里,一来散散心,那儿是挺寂静的一地方,一来看看那有什么变化。

我发觉人沉默久了,观察东西会变得敏锐。就好像放弃了语言后,会在视觉观察上有所提高。今晚戴了耳机,随便走走,看看树,累了就坐坐。走着走着就怪事发生了,树枝上的明暗清晰可辨;甚至连树的大小,高矮,也越发显示它的形状。那树越发的高大了,我竟能感到它比我高,感到在我的眼皮之际眉毛之上有一片直冲云霄的树冠;而以往在我的意识里,不管是多高的树,都是模模糊糊的重影,没有理会它有多高,我只知道,它是树,它在我眼前,当我快步走过去后,它会消失在我的视觉里,如鬼魅一般模糊而来,又模糊而去。

我把这看成是我开始面对现实、思考全面,也就是恢复的迹象之一:树,其实也是我所面对的外物,之所以不清晰是因为我逃避的现实。完美主义让我有了自己一套存在于头脑中的“定义”,所以现实是什么,我根本不会理,也不屑理。故会出现了上述的模糊。有时我对一些细节太关注了,以至于忘了全面是什么,怎样全面细密地“面对”问题,再“思考”问题。

人与人打交道与观察物所用的思维是不一样的,我想抽象思维会用多一些呢。因为常常得从一个事物联系到下一个,这些个“事物”在意识中要完成如此联系,不惜助“概念”是无法完成的。举个例子,要从“鱼”谈到“今天鱼的市价”,假如脑海中没有先形成“鱼”以及“今天的鱼市”两个概念,单靠由感性(五官接收的外界信息的能力)收集的信息,那么对话就会变成“那个”那个、、、、、、用了“那个”还是牵强的,因为“那个”是指代,是由意义的,也是一种概念,甚至是“概念”的“概念”。实际上假如不形成概念的话,那么整个理性建构的系统将会垮,整个“言语”也将不复存在。人类将变成真正的沉默的孤独个体。

自闭症患者大量地搜集感性信息,但只是搜集而已,他并不是进行信息的整理,并不建构知识的网络。有内容,没有形成。但为了行文需要,靠推理推出自闭症患者是缺少构建的人群。本来我也可以学某些人虚拟出A或者B等以上自闭症患者的“特殊人种”。他们沉默不语,用另一种方式看世界,但那样子味道就会变了。嗯嗯,看来要装出点知性的感觉嘘嘘改卷老师还是得有点技巧。

关于孤独

想来都到了可以研究这种命题的时候了,终于可以不被老师说成幼稚了。

记忆最深的关于孤独的是一首歌以及两本书。歌是阿桑的《叶子》,书是蒋勋的《孤独六讲》与美国小说家保罗.奥斯特的《孤独及其所创造的》。《叶子》应该很多人都听过了;《孤独六讲》中的“孤独“实际上讲的是人类宿命中注定个体之间无法完全沟通的状态;保罗的中”孤独“就有点复杂,但大的方向还是有的。父亲的自闭(保罗称为孤独)与人处于个人状态对回忆工作。

“叶子,是不会飞翔的翅膀,翅膀,是落在天上的叶子。

、、、、、、孤单,是一个人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我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写信,自己对话谈心。、、、、、、

很多人听这首歌感动得眼泪稀里哗啦地流,没流眼泪的估计肠子也都愁得到在一块了。为什么它能引起这么多人的共鸣?因为它淋漓尽致又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一种个人的状态。所有说《叶子》里面并不是标准定义的孤独,它演绎的孤独应该是一种孤单,或是落寞。这首歌本来就是谈爱情的。这首歌夜深人静时听听还是挺有感觉的,尤其是阿桑那么有穿透力的嗓音,一唱出来,让人不由自主得就沉到水底下一样,窒息地痛。但还是有些许听不懂,因为我没有谈过恋爱,也没失恋过。

《孤独六讲》属于那种,你的目光一落到纸上就舍不得拿开,但等一本书读完后,你自问自己从中学到什么,往往会茫然地“不知道“的一类书。蒋勋是研究美学的,他很会把握书的意趣所在。喜欢听他讲对儒家的颠覆,讲人的集体形势所形成的僵化以及人的特立独行;讲他对小说《海外人》,电影《早安》等独到的见解,还有他自己写小说写的小说集《因为孤独的缘故》各种各样新奇的感受。看过一次,除了一些细节,其他基本都忘记了,蒋写文十分随性,往往是写小段,然后有联系到了别的地方,再写一小段,于是整章下来就切成了一小块小块的豆腐渣。没有交流、结构,所有要架构知识的框架并不是那么容易。最近我重读了这本书,发现我看不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读了这本书对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孤独”指的是人的个体状态,不仅包括情感、价值观,思维方式等,相互之间无法完全沟通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天生就是寂寞)。但集体却又是人类作为群居性动物的必须,而发展而来的家庭、社会要求的是统一、一致。由此引发了个体与集体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整本书就是围绕这个主题讲的。

保罗的《孤独及其所创造的》分为两章,第一章写了自己父亲的自闭以及作者对他自闭的追根刨底。第二章写了自我的孤独。我觉得第二章写的“孤独”会接近蒋所说的“孤独”。所有的文字都是围绕自我而生的,“我”的经历,记忆,我的“性感”体悟。保罗的突出之处在于,他不仅回忆起自己生命中的多个细节,还试图用某种联系将其串起来,从而营造出“巧合”的奇迹。主要是手头没这本书,不然举例子会更有说服力的。

可以看出“孤独”的定义并不一定,但当人谈到“孤独“时,朦朦胧胧又能感到就是那个意思。所有当我拿到作文纸时,我发了好一会儿呆。因为我不知道该用哪个定义,该往哪个方向走才能拿尽量高一点的分数。我相信出题人心中的”孤独“应该是指像麦克斯书、爱因斯坦这些因智商超人、思维超群,思想走到了人类前沿的人,也应该是指像邓亚萍这样甘于寂寞从而走到了成功的巅峰的人,还有可能与反思有关,因为人孤独时会不自觉地咀嚼过去。

最后的作文写得并不是很好,和往常我的作文一样,懒懒散散,缺少谋篇布局。估计分高不到哪里去。

把《我执》借给同学看,他回信说,我觉得你看这种书太早了,但这又注定是一本翻开后就不舍得再合上的书。他这么说,让我感到有些伤感。太早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还没有能体会书精髓的储备,没有赖以为基础的社会经历。反思起来,我也觉得我只懂了大概。要记我真写出那样凝聚厚重思想的纯粹的文字还是不可能的。但难道每一个音乐发烧友都是贝多芬、门德尔松?喜欢看电影的每个都会拍电影和玩特技?爱好并不一定要专业,能自得其所就行了吧。我们的语文老师说,哲学家与诗人都有点奇怪,因为他们共有一颗赤子之心。我也相信自己会如此喜欢这一类东西,也是孩童残存的一点幻想在起作用吧!而当好奇心仍不消散时,我不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洞悉每一刻得意义,不至于变得麻木。

在豆瓣上看《香水,一个杀人犯的故事》的书评时,其中有一些书评用了极富思辨的语言分析了这本奇书。看得我两眼放光,心甚向往之。想自己要是有无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会有多厉害。三四篇书评看过后,突然看到有人评了一句,“上面都是在校大学生写的吧!”被狠狠地从幻想中拨了出来,心凉了半截。

因为我是个学生,正处在象牙塔中,所有我可以放任自己用公平的语言或评述与我生活实际毫不相干的书、音乐、电影等,并以此为乐。我担心倘若到了我得踏进社会大门的时候,还会不会像现在一样有那么天真的想法。消磨倦怠来袭之际,会不会忘了曾经哪怕是幼稚到可笑的坚持?

我常会想我为什么,也凭什么如此骄傲。以孤独为名,拒绝他人介入我的生活。在书堆中翻找答案。我想过,也许那时青春特有的自以为是吧?亦或者是我这种性格天生的骄傲?还是因为从小经受的挫折太少?或是我真的有与众不同之处?

我聪明吗?家族里的人都说我聪明,很会读书。是家里同辈14个小孩中唯一一个从初中到高中都是重点的。家里其他小孩要不没读完高中就出嫁或出来工作,要么在大学里混了三四年后走出来工作,为生存挣扎。(我不知道我还能在读书上这一条路上走多远但肯定不会很远的)我不知道我出来社会后能奋进到什么地步,也许处境比他们还差也不一定。

来到这所学校后,才发现我可以是聪明人,但远不是“很聪明”那一类人中的一个。高中的学习压力真的好大,学习密度之高,我越来越感到难以承受。同时我也隐约感受到,在我每天必须面对的这些习题、理论的背后,能够为我一生奠基的有用的价值并不多。可能是身心发展,我开始慢慢了解自己,寻找自我的原因,我越加请求那些能够肯定我价值,让我能与自己对话的事物。它可以是一首动听的歌,一本很能引起共鸣的小说,甚至于一些看似毫无意义,却能让我感到心被扎了针一样疼的情景。我越加迷恋那些事物。相比之下,所谓的“有用的理论知识”对我越来越没有吸引力。打个比方,假如把理论知识比作沙土,当我早已发现在这片沙土底下的金块时,我为什么还要费力不讨好地继续倒沙土下去,让金块的光芒窒息在沙土的严防死堵中呢?

也越来越发现,我怕被人称作聪明。因为聪明人不一定过得比“笨人”快乐。理科班的男生大多精明,他们有着明亮的眼睛,锋芒毕露。他们也很幽默,总能在毫无意义的事务中找到联系的笑点。每次看到他们,我会感到很沮丧。在心底里,我在与他们的比较中,毫不留情地判了自己死刑。我的敏感让我迅速发现这一差别。这时我总希望我不要太过于执着,希望自己的神经能粗点,别总为这么点小事费神动心。我渴望变笨些,看不见一些东西,好好地做自己。

我也相信我的傲气是天生的,论词来自老爸老妈。从小就羞怯,怕见生人,但有时又显得强势、倔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另一面。

我想下一个没有根据的论断,感性的人大都孤傲。会这么想是刚好读了杂志里雪小禅的《异数》。

记得上大学时,我一个人穿过下午的阳光,穿过安静的走廊,一直走到楼顶。楼顶上有许多晾晒的被子,我站在被子中间,突然泪流满面。

那些眼泪,不是为爱情,不是为所失,是为什么呢?为时间的流逝吗?时间,它真是个坏东西,它主宰我的内心成为了异数,让我拿起一支笔,在陈年绣线的时间被面上,绣着这无法说出的孤寂。

哦,请原谅我喜欢这孤寂。

说不清孤独的本源是骄傲海还是自卑,又或者两者兼有之。雪小禅的青春只有孤单相伴,与主流格格不入。她说,我想死的心都有了。所有她会喜欢三毛、卡夫卡,因为共有一段孤寂与懦弱的岁月,沦为异数。

“但这造就深度的光芒。”

从雪小禅的文字中所看出她不时毫不顾及他人,不留余地的绝对与自立。例如:“当异数多好。是自己的,是少数的,看似柔弱,实则决绝!

纯粹、偏执,不会和世界打成一片,不会其乐融融,异数,要的就是与众不同,就是一个过分!是的,过分!

过分的不一样!不妥协,决不妥协!甚至连安宁也放弃了——我要安宁干什么?动荡,从来给文字最新鲜的内容,内心越是动荡,越是显现出一种异数的光芒。“

到底缺了什么?我仍然害怕看见熟人。这种感觉很怪,从小时候的怕见生人到现在居然怕起熟人来。我不经意间略过他们眼中的躲避、黯淡下来的目光甚至是慌乱。我不明白,到底是他们心中真的有什么不适还是我心中有什么不适。是我太严肃了?——天知道我为什么总是板着一张脸;又或是我专横的语言与表情——他们大概会觉得我是个蛮不讲理、脾气臭的人吧!昨晚看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第四节,讲人的潜意识,以隐藏的形式联系着。他们会“感受”到我内心深处的恨意吗?正因为如此而这样躲避,就如同躲避毛刺?

“是很低的夕阳了。”

一本书里的摘抄。不知是讲台湾哪个地方的原居民,在他们的语言中,当一个人将死时,不说将死,而是说“谁谁谁是很低的夕阳”。

很美。我以为比所谓“仙逝”、“西归”、“升天”这些刻意美化的词要美很多。“向上”即是升华,是提高,是进步。“向下”是堕落,是颓废,是败落。两个方位,两种相对价值,这种印象已经深深地雕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了。所有在中国传统中,玉皇大帝在天上,众神众仙在天上,天兵天将就更不用说了,而地下只能有地狱,有饿鬼。仙游、西归,有份量的鬼魂都是飞上天的。从来没有一个灵魂,在我们心中,沉重得回到地上,化而为土,枕土而眠。

“父亲是很低的夕阳了。”是完结,是终点。夕阳沉降时,我的世界一片沉寂、阴暗。告别了数以生存的光芒,当然会有不舍。但父亲是夕阳,他终究寂灭了,他遵循万物生灭之道,所以他属于这个世界。“再不舍,但我为你走了一段旅程而感到高兴,哪怕路程有多么短暂。”

某人买了一本书,我拿去小看了一下。不同于以往有关人生规划、建议的书,这本书居然是用来批判成功学的。虽然在我看来早该有某位主义者来手刃这一新时代的浮夸风,但初看时还是禁不住感到好玩。

最厌恶的书籍便是成功学的书。有些出版社粗制滥造到惊人的程度。随手翻开一本,什么“耐心”、“恒心”、“人脉”、“自信”,比乌托邦还乌托邦。我想要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像书里那样,那儿千年来对人性的研究早该歇菜了。现如今都讲究要顺从人情,人才能得到幸福,这些列出的所谓优秀品质比中世纪额的道德专制与禁欲主义还比不上。

但难道从反面批判就能确立起正确的观点?虽然答案是不一定。历史上有多少人以为从旧时代的废墟建立起来必将是美轮美奂的宫殿,但结果却发现有了现实的牵制,理想就像一只永远飞不了也永远死不了的鸟。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所建立的民国,如反对了中世纪宗教专制并由此建立起来的“理想五国”,结果却让西方人一代比一代失望。但不符合承认历史在前进,我们匍匐着,但仍是以前进的姿态穿越泥潭。何不把这种反对当做一种进步呢?而事实上我们很需要这种进步,他喻示了独立思考的苗头,喻示了人云亦云的难能可贵的特立独行与清醒。

刚刚上讲台讲话,很紧张,现在全身还在抖。大卫心理咨询2010-10-14 09:25

来访者,王某,男,18岁,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在读学生。父亲是某企业家,母亲是家庭主妇。

来访者自诉四年来总有一种难以言状的苦闷与抑郁,感到前途渺茫,人际关系较差,觉得一切都不如意、不顺心,毫无兴趣。长期情绪低落、食欲不振、失眠、头痛、心慌、胸闷,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严重下降。曾就诊于广州某大医院心理科,经确诊为抑郁症,服用抗抑郁药后略有改善,在其他心理咨询机构接受过心理治疗,但未见明显好转。

来访者近期自觉心慌和恐惧加剧,常出现精神亢奋,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有自杀的念头。大多数时间都觉得生活很悲观,情绪极度低落,而且在早上非常明显,晚上略为轻松。因症状严重障碍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决定到我心理咨询中心求助。

该案例咨询师综合运用精神分析疗法,中心疗法、行为—认知疗法、催眠疗法等技术帮助来访者走出抑郁的阴霾,重新接纳自我,重拾生活的乐趣。该案例让更多人走进抑郁症患者的内心世界,让更多的人去关爱身边的抑郁症患者。

09.08

能写下什么呢?无非如同普通日记一样,开心不开心的,兼或感动的愤怒的,又感到思考与感悟之所得。总而言之,需要去另一个空间展示自己的内心,去面对那些由来已久而又无处不在的恐惧。

【打水】

中午2:00,差不多要上课了。拿着水壶准备要打水。看着同桌水壶,突然想起要不要帮他打水。念头一出,心里便闪出千般个不愿意:为什么要帮他打水?打了有什么好处吗?但念头一转,帮助人家,人家才愿意帮助你。再说打一次水又要多少钱?又需要费多少体力?这么想让我很虚。,胸口像坠了五千斤的石块一样难受。我发觉自己总期望得到什么回报,否则,打死我也不会去做。

直到走出教室时,还在盘算着要怎么办。最后还是帮他打水。

【考试】

生物周考,考了91分,心里挺高兴的。

【自己的世界】

小心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当生活起了一点点涟漪,我习惯了用面具去面对。风平浪静之后,再回到那个我舒适了十多年的世界。

别人的话语,我听不懂,听不见,又或者,不想听。

【与朋友的活动】

初中时内宿,有了一群嬉戏怒骂的好友。本来日子过得开心而充实。但初二下学期时,整个人性格突然冷了一半,对别人变得冷漠,退缩,从此成了走读生。

独来独往,每天到教室上完一天的课又回去,与大家的交流就如同蜻蜓点水,与大家的距离也越来越远。那一段本可以一起奋斗,可以用于怀念的时光,就这样硬生生地成为了我自己的独占史。

毕业之后,大家舍不得母校,舍不得曾经的同学,好几次组织了集体出去游玩,或者回母校。但聚会里的十分之九都被我推掉。而初中暑假寒假大家都有组织,但我一次也没去。一是老爸不让(老爸总觉得让我们这一群小孩出去是一件不安全的事情,其实他也挺没有安全感的),二是我不敢,我怕。总会有那么一种恐惧在我想迈步时让我双腿松软,心惊胆战,让我不得不靠在身旁以求得点滴安稳。

“你这人有点怪啊!”“你这人有点自闭啊!”说真的我承认自己总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但难道这一切只是空穴来风吗?

【不可遏制】

有事如此不可遏制地思想着。脑子里面乱哄哄的,什么都有。自习课上,眼前的数学卷越来越没有心思去做了。压抑、压抑,为什么要如此地压抑。明明很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却被压抑压抑整出一道无形的墙。为什么?为什么要如此地压抑自己?真实地表现自我难道不行吗?你到底在害怕什么?

我感觉离你们好远,感觉你们每个动作都能激起我的心跳。似乎唯独我,才是个没有动作没有个性的人。我的每个动作都是设定的,什么时候该笑,什么时候该叹息,全都是如此的机械。不是我压抑着我的情感,而是面对你们的时候我没有情感,我无时无刻地、用尽气力地去感知,去猜想你们每个动作的意义,久了,我也成了一架剖析机器,但你们看不到。

【默契】

夜自修前,跟同桌一起讲京片儿逗乐。本来讲得好好的,时不时发出点笑声。末了同桌笑着对我说:“我和你真有默契呀。”

我心脏突然降到了冰点。默契?是指两个人的协同吗?那种不言而喻,那种异口同声?

我突然感到一阵清清的恐惧。隐约能听见心底里的呐喊:你这样做到底有什么企图?想用“默契”来把我和你们同化然后做跟你们一样的事情吗?这真让人难以理解,让人感到一种由心底蔓延至全身的荒凉。

自感这么想的荒唐。但荒唐来得却是如此地不言而喻。或许在我的心中,这些念头从没有被放弃过,只是改了头换了面,以另一种形式出现罢了。

【一】

又有人说我兽面了。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假如真的是有磁场这一谈,那总得有个意识的首发站吧。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了。

【心情】

心情沮丧到了极点,我慢慢地看到那种黑暗将我笼罩。逃也逃不掉。实在不行了,躲到厕所里。厕所刚刚被阿伯洗过,还算干净。趴在墙上,灰色的念头逐渐沾满我的脑子。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反复地询问着原因,反复地我起着自杀的念头。或许我不该在这个世界上,他们如果从没认识我,从没有有“***”这个人该多好啊。这样他们可以过得更加欢乐些。

老爸老妈如果没有我这个儿子,该少花他们多少精力,该省掉他们多少的担忧啊。或许我真的很不适合在这个世界上,不适合在世界哪怕是角落里生存。

我恨自己,恨自己生来就带给人不快,恨自己前世债孽还要拖别人下水。恨自己奇奇怪怪的个性,恨自己脑子里蜂拥而至的想法。

突然感到有点冷,蹲下,把自己缩在一平方米不到的厕所里的一个角落。但还是觉得好冷,还是觉得由内而外一切都变得死气沉沉毫无感觉。想哭,但哭不出来;想喊,想捶墙,但墙壁教室大家都在学习,不能做太极端的行为。憋着,继续憋着。

脑子里回荡着各式各样的回忆,仿佛听见老爸又在重复那一句“朽木不可雕”,好多次好多次,回响回响;或是那个词-黑暗,那样负面的一个词饿竟然带给我如此大的力量,呵呵,什么时候这也成了勋章。

9.19

【开心】

生物课上看录像,实在是太闷了,就跟前后桌的男生玩得high起来。我于是小心翼翼地咀嚼这每一秒的快乐和愉悦,生怕它一不小心就像青鸟一样飞来而永远不再回头。仔细地,让开心透过灵魂的每一扇鉄缝,每一片墙隙。

恐惧便像魑魅魍魉一样在这一片阳光下照得清晰可见。一直以来让我孤独的,是种不自信,是种傲气,它让我要强地向前冲,又让我对人群感到恐惧不已。

我怕被他们吞没,我怕被他们剥夺原本属于孤独的附属物。

【世界】

让世界逐渐融入一些人的身影。

【书写】

这样的书写,是种紧张,也是种渲染。

9.20

【英语周练】

英语课上,老师核对一篇很难得选词填空。错了五道(总共15道)。怎么说呢,不是很骄傲也不是很悲伤,甚至于有些漠然。

问前桌的一个男生,错了几道。这个男生成绩一向不怎么样。“五道”我听了,内心突然狠狠地疼了、慌张了一下。虽然表面上还是礼貌说声“真厉害”。

这么突如其来的心理反应让我感到好奇。为什么我要慌张,甚至深陷下去,期间还伴有短暂的恐惧呢?我问自己。难道是怕他超过自己?

我为什么会怕他超过我?难道我比他厉害?有些想法(比如说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谁比谁厉害之说)嘴上是这么说,意识也至少接受了其中一部分的想法,但我感觉不到潜意识里,还是无法承认自己在那短暂的一瞬间的失败)

我的完美主义就这样又给我了我又一次的恐惧体验。尤其当谈及竞争的时候。我怕。我怕自己输的很惨,我怕自己被比下去的同时尊严被践踏得尸骨无存。呵,原来我的尊严是建立在“赢得”这两个字上的。

不可做到道家的清心寡欲,而所谓“赢得”,也不能仅仅说,它是一定定错的。但至少要做到能够将一部分的存在感的实践转移到与他人的关系上吧。长期的自闭以及高压环境已经让我的心态有些不正常,而从小到大我又经历过多少失败?顺风顺水的人是可悲的,而顺分顺水但一跌倒就立刻有人跟你说。“你别哭,我来!”的人更是可悲。

经过了上面所述之事,还有一点让我懂得,人不同于物,人是可变的。当我在追求外在客观规律的时候,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人不能够随意地置于某种不变的机械论中。如同我打败他一时,不能说我就能够打败他一世。优越感是稍纵即逝的。而反过来也一样。我被打败了一次,不说明我永远是个失败者。所以,自卑自傲的形成,实在是某种非理性的产物,视短暂为永恒,其实只是被蒙上了双眼罢了。又可得知,将存在感建立在攀比上实在是不保险,心理不坚强的人被自己打败是容易的。

那有没有其他的落脚点呢?除了竞争,除了优越感。还有没有哪种人之为善的东西被我有意无意地忽略掉呢?

谈过我过严的家教。我还记得看到老爸对我怒发冲冠时我心里的感受。那真是一场噩梦。原本嗓门就大的他骂起人来不留余地。我能感到每当我回想这些事情时,我的自我会缩得很小,就像被硬生生地逼到角落,逼久,无法呼吸。或许心中的恐惧有些是来自这里。我的硬生生地恐惧,跟着我已经太久了。

【晚自习前】

在食堂里遇到了几个同学,本来想一个人吃饭的,看到他们想,逃不掉了。

他们谈的我都不懂,或者说,不感兴趣,所以默然。又讲着讲到了体育,谈篮球、谈足球,接着又谈到网络游戏。我哑口无言。对于这个不踢足球、不打篮球,甚至不玩网络游戏的我,还有什么比我更多余?一根木头甚至比我还值钱,还可以雕成木雕用来赏美。潮州的木雕还很出名。

夜自修前几分钟,坐在教室里发呆。我看着别人许许多多的欢声笑语,心中竟生起一种莫名的好奇,为什么他们会笑了?为什么要一直找快乐?快乐不应是短暂即逝的吗?我们不应追求一些更加不朽的东西吗?为什么总是这么吵吵嚷嚷?难道你们,就不累吗?

我仔细观察每个人的表情,各式各样,就像小孩站在人群中的那种好奇,就像跳蚤在守望一群老鹰。那让我产生一种错觉,好像我正在看着一部喜剧,喜剧无名,主角是我们,剧本即兴创作。每一张笑脸之下掩藏一种慌张与厚颜无耻,每一个欣喜背后都躲避着悲伤与闪躲不及。我们只是演员,总有一天这一切都要被扫进垃圾桶。笑声呢,快乐呢?都他妈见鬼去吧。

【一】

恨。想打人。想吵架。

一定要走出这阴霾。我不想再同过去浑浑噩噩的十八年算他人帐。那些,该过去就过去吧。我想要看到那未来,那该死的未来,那该死的另一种自由另一种束缚。

9.24

今天很好,没出什么事。

说也奇怪,好像早上的症状最重,胸口重得像压了块石头一样。但越到晚上越轻松。药吃了,绳跳了,感觉还不错。

【下午】

体育课时区打球了,打乒乓球.俗话说越是激烈的状况越是可以显露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打球时发生了的一个小插曲不妨记一下。一般来说打球都是互相叫嚣,说难听点叫【daosoi],好听一点叫鼓舞士气。在一个回合中,对手把我控制住了,结果输了那一分。那打球那人就对我说:“我控制你了,你全被我控制了”,尤其是连带这句话多产生的尾音,阳平,向上,再向上-3个,这种语气使我无法忍耐,总有种像走过去海扁他一顿的冲动。但扪心自问,愤怒的背后我是如此的弱小与软弱?

9.25

胸不是很沉重了,但能感到心跳得厉害。

【应付了】

面对他人都是一种应付,有点累,但没有表达的欲望。我只想听歌,好好的做一些事情,跟太多人的交往不是我的意愿。这大概跟性格有关啊,

6.27

【想起一些事】

假如不是到了高中,根本不会发现初中的学校**实验有多么好。

高中就像一个大熔炉,容集了来自潮汕各地的-算是精英吧。以前听做生意的父母讲潮汕各地人的性格差异,只是半懂不懂地点点头。在高中跟大家相处久了,才发现老爸老妈说的话正确性有多高。不知是不是地方主义的根芽呢,我打心眼里觉得**人的性格比较容易相处-怎么说呢,是种亲近感,或者说气场吧。

亲近感不是我说的,是我同学几个“理论”得来的(嘿嘿)。

**实验是**最好的初中,所以每年考上某高中的*海人大多来自**实验。班主任说**的人有人情味并承认我们学校的素质教育搞得好。班主任说**实验每年母亲节、父亲节都会要求写一封信寄到老爸老妈,班会课上讲亲情、友情、团结、正义等。人文的东西无时不刻地渗透。

我想对于每个人来说,初中都是一段最温暖,最值得纪念的时光。少了小学的稚嫩,还没面对高考的巨大压力以及大学的世俗化,初中的同学可以最懂自己,可以玩得最疯,可以无法无天地肆无忌惮着。纯洁的友谊之花,在初中开得最美、最香。

我搞不懂为什么初二下学期要把自己封闭起来。难道只是因为青春期的羞怯?退了缩,每天过着家-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机械得如同机器人。前桌的女生说我是大冰块,整天黑着个脸,什么话也不说。哎,这么说我又想起了一个细节,初二的语文老师在作文培训时问我,“为什么你的作文那么喜欢写‘黑暗’两个字?是不是心情不好?”我说不清楚,只是觉得这样写心理会舒坦些,完全是按照自己意愿的,没有做作地故意写黑暗。现在想来,那时我是挺愤世嫉俗的,心底总有一股怒气不知道该对谁发。“我恨。”我总是在心底深处嗅到这么一种知觉。有时翻出自己初中的试卷看时,看到一些比喻啊,造句啊,会感到毛骨悚然。写“枪”、“流血”、“背叛”、“复仇”。问自己当时是怎么充满戾气的呀?

戾气。其实老爸对我教育很严不是没有原因的。小时候的自己很任性。老爸拉我练乒乓球,一方面是想让我不要整天对着书本(我很喜欢读书的,嘿嘿),另一方面是想让我控制自己的火爆脾气。

虽说胜败只是兵家常事,不是挫折。对我来说却远非如此,当我打输球的时候,我就哭闹,后来大了一些发展到把板子整个往球台拍打泄愤。或者是捶墙(有一次把手的骨膜都捶伤了。)总而言之,我的脾气是很不好的。但又无法控制。就好像胸口窝了一团火总得喷射出来一样。教练训了我好多次,但改不过来。以至于有一次老爸跟老妈说,“我们去吃饭,老王带了一个球友,那人问我儿子的情况,我说也有在打球。他说他记不起**打球的小孩有哪些姓*的。老王当时就笑了,说‘就是那个全**脾气最大的小孩你不知道啊?’没想到那人一听,拍手说,哦,我知道是那个了。”老爸说完,很讽刺地“哼”了一下,然后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着我。我听了看了,感到很受伤。

或许是我太容易受伤了。

我感到很对不起他们,但同时也愈加恨自己。为什么连这么点事情都做不好?为什么别人打球靠技术你靠脾气?那时我渐渐开始明白人都是有三六九等的,像我这样只会固执而臭脾气的人是不配和他们在一起。在一起只会伤害到他们,让他们失望,让原本就很高兴地气氛降到冰点以下。而一个人如果只有外在,内在混乱不堪,也是遭遗弃的对象。

去广州看医生的时候,那医生给我下的结论是,“你太受父母宠溺了。”我当时觉得挺惊讶,就我这样还受宠溺呀?妈的那些不受宠溺的不是要露宿街头了?当时觉得很愤然。后来想清楚,我们谁都错了。我太依赖父母了,而不是宠溺。长久的孤僻与不安全感让我一步也无法离开家。我是一个没有什么自主性的人,没有自信去做出自己的选择,去选择反抗、出逃、叛离,找回自己。按着父母的意愿,一步一步地去学我不喜欢的乒乓球,我不想看的学习成绩,放弃自己的爱好、音乐、武术。他们说那样过得太理想化。总觉得他们指出的路试最稳妥的,最可以成功的。当然现在看起来也的确是这样。

上了高中总会听到周围人的一些表扬,大姨大婶隔三差五就来说几句,“你们阿奴过欠啊,有变读着某高中。”之类的话。但我觉得那些话不是说给我听的,他们是说给我安排线路的父母听的,甚至于是说给自己听的,说给自己的儿女听的。我没理由为他们高兴。这就如同对外表的夸奖,那些都是天生,不是靠我一手的努力后得来的,不是我实现的理想,便没有一丝的喜悦感。那些赞赏,如漂浮着的空气,无法进入我的内心。

成绩啊,外貌啊,其实是陷阱来者。上帝给了你美好的东西,同时也注定了它们强大的力量会让你慢慢开化。为外在的东西忧虑担心,慢慢地迷失自我。所以这世界上有功利的第一名、有娇气的美女、有钻管的聪明人。就是这样,好像说,核武器建造看似很难,但更难的是对他的管制或说有不按下那个俺就的觉悟。

【有感而发,一条线顺下来,带点意识流的味道。嘿嘿,希望对治疗有帮助。】

9.29

【想讲讲跳绳时发生的事了】

我是真想跳好,真想跳好。

双摆啊,以前打乒乓球的时候有学过,但因为那时没有怎么练,所以只能断断续续跳一圈两圈。既然医生叫我练跳绳,我想乘这个机会把双摆给练起来。在学校看师兄师姐练的时候。觉得啊,真牛逼,有潇洒又有力。哪天我也练上来摆上台面展示展示。

刚起头总是很难。满怀激情地去跳,但不是手不听使唤乱了节奏,就是脚跳着跳着又不听使唤软趴趴的。结果跳了好几次总找不上要领。于是我那牛脾气又被提了上来。“唔”的火大,把整根跳绳“啪"得往墙上甩过去,胸口起伏,很厉害地喘着气。此刻我的心情是复杂的,能感受到那样的不爽,也能体会到一种诚惶诚恐的失败感-那是跟随了我好久的失败感。突然间自己好像退到了许久的时光前,记起了有一次打篮球(我是不会打篮球的,那一次一帮人投篮玩我也只是过去瞎凑合)我们那一群人属于不怎么会打的那帮。这时有一个我们班的,打球算厉害的过来,想加入我们。没啥意见,毕竟是同班的,加就加呗。只是到后来不知怎的具说要打三对三,后来也不知为什么我也稀里糊涂地被分到和他一组。呀-那简直是噩梦。每次我失误或投篮不进,总能看到他不屑的眼神在我身上游移,我突然感到一股难以言语的羞耻感跟愤怒,真想过去扁那个家伙,想告诉他他妈的你嚣张啥呀,不就会打几个臭球嘛?但那种眼神把我引到了更为重要的记忆里,正是那种眼神,还有眼神中的不屑与藐视降临到我身上时的羞耻、卑微与失败-那是在学校时候的经历了。

乒乓球,我在我们队里是最后一名,一直退,而且似乎永远都是。老爸一种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愤怒压在我身上。我在学校读书考试是前几名,但打球却总是最后一名。而且仿佛哪一天我拿了倒数第二,队友还会露出惊讶的眼光。我对那段记忆已是模糊不清了。不知是刻意抹去的还是对现实在意不多的我对这些事情总是显得得过且过。但如今在做一些事情时,相似的情景会猛然将我拉回曾经的记忆-或者确切地说,是一种模糊地感觉。失败、害怕,仿佛周围的人都不再喜欢我,都不想再搭理我。那种模糊地感觉想道强光一样突然变得很刺眼,让我全身无力,几乎想逃。我总是觉得别人很挑剔,觉得仿佛他们都要与我为敌。也许到了高三,理性的思考相对独立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对你说三道四-他们得有这个时间和精力才行。所以所谓的“与我为敌”,只是一种子虚乌有的挫折感的折射罢了。但不知我这人为什么挺神经质的,每每都是感觉走在前头,我仍能感到那种挑剔,无所适从。我想之所以会如此严肃与自闭,除了自卑,大概还有一种不安全感在作祟吧.这种不安全感,应该怎么去消除呢?

心态很不好,害怕失败。平时跟大家打乒乓球打着玩时,一输球整个人立刻软了下来,总想找个时间休息一下。我想我太脆弱了。经不起失败。那种诚惶诚恐的失败感。如果说有“自我映像”这东西的话,我看到我内心的深处有个小孩在哭泣,手里拿着根棒棒糖,一直在等着别人的安慰她。

记忆这东西,写起来最好。我想先写到这里吧,有什么话以后再接着说。

10/3

【打球】

打球时,对手跟我说,“哇,你最近性情大变耶。”我听了,一阵窃笑。问为什么,他说,不知道,就感觉跟平常不一样了。然后他又说,你的性格真是难以捉摸。

【一】

根本就不用怕,没什么好怕的。

【早上】

早上打球时把眼睛给弄碎了,中午打电话给老爸说今晚我回家吧。他说,“我今晚要出差。那怎么办?这样吧,我现在去接你。”“不会太晚了吗?”我说。中午一般只休息两个钟头,那时已经12:35了,来回起码要一个钟头,还不把吃饭换眼镜算在里面。挺悬的。不会儿,他说:“你相信老爸。”

突然胸口感到一阵沉坠,那种莫名奇妙的焦虑又来了。怎么了?眼前好像浮现了许多种想法,该选哪一种好呢?我很想晚上回去,因为要给同学买礼品盒,晚上回去就有时间慢慢选了,中午回去也能买,但多半不会有漂亮。怎么办?

中午回去的话时间上很难掌握得好,老爸,我说,我可不可晚上回去然后早上打的过来?不行不行,这样太浪费时间了。我说你中午回来嘛,一下子就好了。可我还得买东西。那就顺便买嘛。

那好吧。

胸口的疼痛又加剧了,弄得我人差点缓不过神来。我想我怎么这么蠢笨,居然这么简便的方法不用却退而求其次。可能是我真的太在乎感觉了,仿佛有人告诉我一定要这样做,而我也居然就没想到那种更好的办法。真是的,真是的。

出校门我给班主任打电话,老爸打了好几次都联系不到班主任,说没听。于是我又动身去找班主任(那是她在食堂了)。一路上走来,感觉人恍恍惚惚的,好像走也走不稳了。只能感到胸口沉重无比。我想别人为什么心情不好时不会有多大反应,可为啥我的反应这么大。还有感觉别人好厉害哟,真的好厉害。

【反】

或许我该这样想。感情并没有错。别人的理性能为他们完成很多事情,赞扬他们吧,并向他们学习,学得到是好事,学不到也不要自卑。世界那么大,哪儿不是干事儿的地方?

赞扬他们吧,并向他们学习。我本不特殊,不必自恋。我们都只是人海中最普通的一个。

【打球】

中午时市运会乒乓球项目的竞选。前两轮淘汰赛已经剩存10人,分为三组,打循环赛。本来我是很有信心赢的,因为以前打过全校第一。但结果我却败得很惨,本来那个四人组也挺难打的,但我是有信心赢他们的。但却三场连输,成了最后一名。打球过程中,那种急躁的心态又回来,这让我感到很沮丧,感觉自己很没用。

比赛后被体育老师说。说我比赛的心态不行。太在意得失了。这影响了我比赛的正常发挥,是我经历的失败太少了。

【学会失败】

对失败的恐惧感得学会克服。今天突然想到,我的冷漠、自私、恐惧,也许都是来源于无法接受失败。

10/9

今天早上起床后感觉心情很不好,那种沮丧感又悄然而至。很痛苦,那让我做不好任何事情,与别人交往时总是无端地恐惧。

我讨厌这么一种状态,相当厌恶。被别人称作忧郁是一种好事吗?恐不见得吧。

难受,相当难受,就像与千万把刀直直地往我身上乱捅。

10/19

【治疗心得】

进步得很快,谢谢表扬了。

虽然还是对催眠不是很了解,但已经渐渐感觉到起了变化。治疗时也一样,有时候会想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就想上次说过的老是一些让人害怕的事情,都是很小的事情。还有一次能感到了正负两种力量的对抗,弄得一会儿心情好,一会儿特别怕。

脱敏疗法和认知疗法。以前看闲书的时候有看过,还有点印象。但先了解不见得是件好事吧,那样子的防备心会很强吧。不过既然是治疗,有些念头时不该乱想起来的。适当内观,适当放松警惕。

【一】胸口还是有些沉重的。

【性格】

在百度上查“社交恐惧”,里面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有些患者小时候害羞怕生,不敢见人,但又争强好胜,特别爱面子,到了青春期自然而然地就发展出社交恐惧。

【价值观】

为何我总觉得,自己在与别人交谈时,脑子里总有另一双眼睛在盯着我,盯得我毛骨悚然。不要出错,不要出错,但这样子真的好难受。

【困境】

想说的是,经历过这一次失败后,我会越加坚强起来。

平日里写作文、看书,总爱把“困境磨砺人的意志”这句话挂在嘴边。但毕竟没有经历过多少事情,所以那样子只是在自吟自唱,一遍遍地满足我的道德美感罢了。等经历了才会明白。也许这些并不是坏事,等过了以后,才会发现它有多珍贵。

【友情】

高二的下学期,那时候不懂,在别的同学面前说,友情都是放狗屁,现在别人都是利用来利用去的。其实说真的,那样子只是为了凸显自己的独特罢了,当高中的许多同学还在大家的嬉笑中珍祝所谓的友情时,而有一个人却早已“看清”友谊都是虚假悲观不可持久的,既然跳出了所有的人际纠缠,那个人就是我,这样想,或许是一种自恋吧,不知道,不知道我此言一出,我那个所谓的朋友(我只跟他一个人说)就跟跳蚤一样跟别人说了。一传十,十传百。基本上大家现在对我是侧目而视了。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自卑心理让我觉得别人对我侧目而视,但至少是有些人会这样的。

无法被人接受,潜意识中总有这样一个想法。我习惯了与别人保持一种竞争关系,所以当别人欲与我建立友谊时,我总是一次又一次残忍的切断,好强啊好强。

高三复习真的很累。

好很多了,谢谢。

原本想讲关于信任这话题的,但总感觉很难讲。

原来我也高三了,怪怪的感觉。

【一】很久没写日记了。没时间只是一个借口,实际是懒得写。况且我也没有那种把一天的事事无巨细统统记下来的习惯。文笔不好,不是很会记述文。

最近学习状况还好。但有些学不下来。心开始有点浮躁,或者经常想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不知道这是不是抑郁症的表现。

今天看了部电影叫老男孩。同学介绍的。国产,刚开始不是很喜欢。那里面主要讲了两个男孩从高中“铁哥们”关系到后来进入而立,参加了欢(快)乐男声。在表演中唱一场很令人感动的歌回忆青春的时光。差不多就这么个故事,情节简单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情节。里面有加了很多黑色幽默的元素。主要是后面那首歌比较感人。

那是我日夜思念深深爱着的人啊。

到底我该如何表达。

她会接受我吗

也许永远都不会说出那句话

注定我要浪迹天涯

怎么能有牵挂

梦想总是遥不可及

是不是应该放弃

花开花落又是一季

春天啊你在哪里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

一去不回来不及告别

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

看那满天飘零的花朵

在最美好的时刻凋谢

有谁会记得这世界他来过

转眼过去

多年以后

多少离合悲欢

曾经志在四方少年

羡慕南飞的雁

各自奔前程的身影匆匆渐行渐远

未来在哪里平凡

啊,谁给我答案

那时陪伴我的人啊

现在是什么模样

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

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吗

任岁月风干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

抬头仰望这漫天星河

那时候陪伴我的那颗

这里的故事

你是否还记得

【二】期末者

考砸了,恨自己。

语文考了101分,比上次还少。而这次大家的平均分都有提高。星期天晚上发试卷的时候,本来心情就不好,结果来了这么大一个刺激。

那天晚上想了很多。不是想自己多么失败或者有多么多么恐惧。想我怎样才能算调整好心态。考试后我想发泄一下,因为那种挫败感太强了,感到很愤怒,偷偷地厕所里捶墙了。结果力度没控制好,伤到手了,以前的骨膜的老病又犯了(那时打乒乓球时输后捶了墙伤到的,当时医了一个星期好),但没有以前那么严重,只是按时才会感觉有点痛。

为什么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不知道,也许是我自己不独立造成的,我争强好胜,又爱面子,无形中给自己添了多少无谓的压力。有时想想会觉得不公平,为什么别人能够轻易获得的平稳心境我却要耗费那么大的心力才能调整过来。是不是上天故意要这样做呢?

“是不是上天故意要这么做”,这句话一写出来,骤然感到了自己的懦弱。你究竟承受过多少痛苦,才敢写出这样一句话?你只是一个学生,一个不经世事的学生,没有经历世事就说自己活得很痛苦。算什么东西?

假如心态需要一点点去调整,那么性格呢?人格发展一有缺陷就要去补偿,是不是显得太小题大作了。完美主义有好有坏,为何看到坏的方面忘记了好的方面呢?

理综来了,三科全军覆没。总分300。考了222。

假如可以,我想自己靠自己,太过于依赖李老师的力量反而会弄巧成拙。

告诉我调整心态的方法,遇到失败了该怎么样。发泄吗,安慰吗?告诉我如何与人相处,不要乱贴标签,不要再在与人交谈时挑剔他们的一言一行再得出无用的结论。

我总是感到心里有两种力量在对抗。

自我批判是很痛苦的事情。数学还可以,有努力就会有进步,119,总算上了中上档线。

英语爆发,一卷80分考了74分,二卷43,能上4字头的就已经不错了,只是口语差了一点,9分。当时考口语的时候不知道是考试,以为是普通练习,当时心情不好第二第三部分都没怎么说,结果就、、、、、、

一、

愤恨。我讨厌这样子。就因为我的自卑吗?

那天打篮球,跟一个基本不会打的打升级(我也属于基本不会打的,但至少比起他我多多少少会胜过他的,无论动作还是其他)。那人我一看就觉得讨厌,走路摇头晃脑,全身散发一股强烈的汗味,完全不懂得体会别人的情感的一个人。他见我一个人在那里投篮,就过去那边凑热闹。然后就开始打升级。结果是,他老是进球,我却一直原地踏步,(有时候我也很奇怪为什么自己投篮的时候就好好的,跟别人打的时候却经常出错)很气,越来越不想打了。心里自己在跟自己说,他妈的,他在心里肯定又会说,**很烂,**打球打了这么久还什么都不会。瞧我这么一个什么都不会的人投篮多准啊!哪像你,就你这技术花个十年也打不出什么名堂来。

我听见他在冷笑,知道他的眼神里藏了多少不屑与冷漠。等到他进到罚球线的时候,他毫无征兆的跟我说。“猴啊,你得先把你的心态调整好,怎么老是抑郁啊?”我吓了一跳,莫非他看到了我脸上什么表情变化?但我更加在意的是他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知不知道我不爽一部分是源于对他的不喜欢。于是我更气了,差一点往前几步往他身上一脚踩下去,让他知道乱说话的代价是什么。但还是强忍了下来,憋出了一句话:你知道什么呀,我哪有闷闷的,你别以为自己真的能随便给我下定论!他说:“你说话还是这么横。”

我没想到别的,我想到了我以前练乒乓球的那段经历。我这时候,很恨我老爸,恨他无所不在的呵斥,恨他的大嗓门,恨他一直沾沾自喜引以为豪的传统教育。那些呵斥至今想起仍心有余悸,一想到会如老人一样战战兢兢。

我怀疑。这是我第一次敢于对李老师说出我的怀疑。究竟心理治疗及催眠能不能真的治好我的心病,解开我的心结?我的恐惧有一部分是父亲大嗓门的呵斥遗留下来的,而我的记忆中关于他的就是这一部分最难的忘怀。我的心态不好,也就是有一部分是因为我处于劣势的时候,我身边仿佛想起当年的呵斥声,仿佛一瞬间我回到了那个球台,左边,老爸坐着不停地浮躁。这样子我怎么可能静下心来,继续我的考试跟比赛呢?

我远没有你想象中的优秀。我的脾气是很大的,是很神经质很情绪化的一个人。单单是这个,就足以让我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我无法得到别人的肯定,我从心里这么认定。你说你理解我,但你究竟能理解我多少层呢,那只是为了让患者信任咨询师用的词吧?由衷的又有多少呢,我怀疑,真的怀疑。

英语考了全级第九,原本可以再拿多几分的,但口语考试时挫折感太强了,原本以为最没问题的口语只考了九分,刚好及格。

朋友?但我是在不想离人群太近,很累,感觉好像自己的能量被一点一点抽走了一样。说想得到友谊就得多理解别人的感受。但我感觉我似乎无法理解他们的一言一行。在我眼里他们太轻浮了,最想玩,但玩又玩不出什么真的名堂来。我恨我们这个班,又恨我们班主任。明明知道班里性格内敛的人比较多,还最会起哄最会玩,结果我们班那些跟班主任走得比较近的那些人就是除了玩做不出实质性东西的城市小孩!

“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我想我也犯不着去热脸贴冷屁股,我管我自己就行了。问过一些远地方来的人,他们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他们能说会道,就让他们去吧。

所以我很怀念我的初中,怀念我高一第一学期的老师们。尤其是杨老师,她教我们语文。他教书育人很有一套。将语文课总是能讲到精髓。记得当初讲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的时候我被感动得七零八落。“地坛,有些话,我没说,你别以为是我不敢说,有些话适合死在坟墓里”。史铁生那段关于生死欲望的思辨对于一个高一学生来说比较难懂,她就帮我们条条缕析,到最后弄明白时,突然间感到原来史铁生的文字是那么精彩。

后来分班时,语文老师换了,语文成绩也随之下落。那一次在楼梯口看到杨老师,我向她问好,但她一直看着我,面无表情。接着就从我身旁走过,走了。我感到很对不起她。我感觉她对我还是寄予厚望的,高一时她在课上问古文中“厌”字是什么用法。全班只有我一个人说出来“通假,通‘餍’,意满足。(我是看左传懂的)。高一第一次语文单元考,我考了全班第一。语文实践活动上,主题是”认识自我“,那一次我用了与别人不一样的方法去表达了这个主题,结果她表扬了我。这一切都让我感到颇为自豪。那次问她问题时,她对我说,你要多读些古文,多些积累,作文才能真正的上去。我很感谢她。但我也辜负了她的一番期望。语文成绩已经一次比一次差了。我喜欢她跟我们讲“原罪”时的感觉,很吸引人。但都是过去的事了。

今天下午的主题班会。主题是“十四班,我想对你说”。

其中有一个环节是“同学,我想对你说。”一些同学起来发言,然后讲自己最想对,某个人说的心里话。在这种场合下当然不能说坏话,于是,大家就站起来,感谢某人,回忆以前的事。效果还不错,大家都笑得很开心。

只是我仍然有些落寞,我发现我自己融不到这个班里去。

这样的性格有什么不好?

我想我只要学会去爱人和被人爱,不要那么自私。有些忧郁有什么不好,有些关于世界的悲观认识已经形成。我不想再去动他们,因为这需要时间需要经验来逐渐扫去。更因我性格里情绪得悲观,让我觉得尚若我像别人一样乐观快乐,我会以为我没有脚踏实地,好像风一吹就飞走了,轻飘飘的。我要学的很简单,怎样去认真做事但不求回报,怎样脚踏实地,减淡对于批评表扬的在意度。经历多一些失败,再从失败中走出来。必须得这样折磨自己。金中就是一个这么好的试验场。这里的人,比我聪明的比比皆是,比我智商高的,而且反应比我快的人更是多。他们才是堪称完美的人。即会交际,又有所长。但我不会这样子就放弃的,不到最后一刻谁知道谁会赢谁会输?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我也不想说未来的梦想、理想实是什么了,只要手头还有些事可做,我就觉得心满意足了。我还是有优势的,优势可以使先天也可以使后天培养出来的,先天的,比如说:

穿过密雾的大象从我身边经过,

仿佛草原中的神,披挂着战袍,

在黎明来临之前,审视自己的疆土。

远处的乞力扎罗山在这片迷雾中若隐若现。

一半被披上蓝衣,一半被阳光洒下金色。

象群轻轻地前进,每一步都深深地击中我的内心。

我感叹,造物主的伟大,

我感叹,人类的渺小。

没有恐惧,没有悲伤,没有欢愉,

我的内心平静,泪水却无法停住。

这是《漫客.绘心》里的一段话。原本配有图,很感人。我能深刻的体会到画着的心境。那种触及灵魂的震撼。没去过非洲,更没见过象群。我能体会的是人作为人的藐小感与对自然的敬意,灵魂。叔本华认为音乐是超越物质与意志相通的艺术。音乐是神秘的。他像“人”一样神秘,又或者音乐是人灵魂的投射,而不仅仅是一种情感上的表达与释放。我曾经把漫客的这一段拿给同学看,但感觉他们都好像不以为然甚至敷衍了事。所以,我觉得也许我的优势就藏在所谓的情绪化与神经质中——对美及灵性的追求。而这个,并不是随便能学得的。

换了本子,没想到会这么快。两本就快写完了。换了一本,封面阳光,新的开始。我已经迫不及待要开始新的一页了。

那个对比,我想等到治疗快结束的时候写。我不是很觉得这个可以提高我的自信心,我的自卑与这无关。

在班里人的眼里,我不是个多么好的人。我习惯了骗人,我借口搪塞他们的发问,以免触碰到我隐藏的部分。我也习惯用犹豫来面对质问,等到他兴趣索然时再转移别的话题。

如果说到精神病人、偏执艺术家是游走在社会边缘上的人群,那么我在班中的处境便差不多。我因为我不遵循集体的规则。我讨厌那些糊里糊涂的大笑跟云里雾里的关心。班里其实很多人都有不可碰的心灵深处。一句话说错了,误解分歧立即产生。这件事,更因为为主流对边缘的偏见与对比而加深。假如你没有跟他们搞好关系,那么你只有等着被排斥的命运。完全没有中立的可能。

边缘。我思考这一切怎么可能。缘何完全独立的个体会产生这样的火花?当一个人处在边缘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他会感受到什么?他的喜悦?他的伤心?

已经感到越来越好了。虽然外表看上去还是死气沉沉而颓唐。

这阵子情绪倒是挺稳定,没什么特别开心事,没什么值得特别难过的事。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

理综倒了。这次可能要排在班里后面了。除了选择题一大推的红花花,生物、物理都没有写完。心情很不好。也因此想到了许多。那种懦弱悲观情绪又回来了,在我脑子里萦绕不停。可恶,我得赶紧找办法制住。

我得承认我并不是很强。自认为凭借智力与记忆力在高中还能占个不错的名次。其实啊我也只是普通人而已。普通人意味着什么?平常的。知道自己总要失败,知道自己总会成功。知道我始终不肯服输,知道我因为太少失败而变得胆怯懦弱。我得知道我并不是什么,(我亦从来就不是什么)我不必再撑下去了,我又得知道我就是个什么,我是响当当的存在,是没人能够代替我的,是有可能成功的。是只要再坚持一下就能走出阴影看到如此阳光希望的我,我何必看别人的脸色。我得从容,否则在这世上便无从立足,我不能总为情绪所苦。那是个好东西但好东西只具备收藏的价值。

所以,加油呢,稳扎稳打地打好每一步。小小的消沉是必要的,是因为担子实在太重了,我累了,要换下肩膀;但消停太久就不行了,宇宙消停一下就会收缩回去,又何况是我呢?

过去的已成错,而不变的是生活;总是说过去、现在、未来皆不可得,但痕迹犹存。他们刻在别人的心上,刻在他们的言语里。而我总能从中听出某种不屑与漠视。于是我喜欢探究原因的我便陷在回忆泥藻里不可自拨。但我要走,一定要走。什么时候才能懂得未来是真实存在的这样的道理?已经无需这样了,我已经长大了,没有人会再倾听我的哭闹与欲拒还迎的苛求了。我得说,“我会懂得未来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总有一天,会的。”

假如我过去只记得一分道理,欠了他人九分的债,如今面对他们时,一脸惭色,但我进步神速,已有三分道理已明,还了他们两分的债,何必又是一脸愧疚呢;我知道我错了,但我也知道我也有权利去笑,去让别人高兴;两个方面的事情,而过去的我总是喜欢其混为一谈。

懒惰葬送的何止是表象的一切,葬送的还有自己灵魂的光明。

“要是错了怎么办?”我听见我说,我考虑我可以给出什么答案。当我向我自己抛掷这个问题后,我的记忆力响起三个不同的声音:

“错了就错了呗,还能怎么办?”(不负责任的回答)

“你怕错干嘛?你做不就行了嘛!”(优越感暴露明显)

第三个声音是沉默。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声音。

当人面对自己不可得之物时,便会引起焦虑。人之常情,我原谅了自己。存在即合理,我想焦虑总得有什么正面作用吧?

我刚才想到什么?假如是错的怎么办?言语间曳过一丝恐惧。

没事的,我绝对可以走出来的。

何必去痛苦地自怜自艾,我要把握自己的命运,对自己负责。

停止空想,放弃空想。

今天早上起来后又想骂人,看谁谁不顺眼。老毛病又犯了。也正好,调整心态,以后就没啥感觉了。

早上起来后脑子里塞满各种各样的想法,好像昨晚做梦做不够,还得继续下去的似的。早操,早读,都是出于一种半思考半彷徨的状态,有点晕乎。

在某杂志上看到一个观点,说普通人是形象与抽象思维相结合,自闭症患者是只用形象思维。与人交往时,人多用的是抽象思维,但当人只欢杨时。,就会完全用形象的了。说白了,也就是看东西跟拍电影一样,仔细观察,不予遗漏。但具体某样东西之间有什么关联,自闭症患者就无从得知了。

今天晚上晚自修下课时走到**散步,**是女生住的地方。但现在没人。高一时在那里住了整整一年。所有高三学习累了有事没事都走到那里,一来散散心,那儿是挺寂静的一地方,一来看看那有什么变化。

我发觉人沉默久了,观察东西会变得敏锐。就好像放弃了语言后,会在视觉观察上有所提高。今晚戴了耳机,随便走走,看看树,累了就坐坐。走着走着就怪事发生了,树枝上的明暗清晰可辨;甚至连树的大小,高矮,也越发显示它的形状。那树越发的高大了,我竟能感到它比我高,感到在我的眼皮之际眉毛之上有一片直冲云霄的树冠;而以往在我的意识里,不管是多高的树,都是模模糊糊的重影,没有理会它有多高,我只知道,它是树,它在我眼前,当我快步走过去后,它会消失在我的视觉里,如鬼魅一般模糊而来,又模糊而去。

我把这看成是我开始面对现实、思考全面,也就是恢复的迹象之一:树,其实也是我所面对的外物,之所以不清晰是因为我逃避的现实。完美主义让我有了自己一套存在于头脑中的“定义”,所以现实是什么,我根本不会理,也不屑理。故会出现了上述的模糊。有时我对一些细节太关注了,以至于忘了全面是什么,怎样全面细密地“面对”问题,再“思考”问题。

人与人打交道与观察物所用的思维是不一样的,我想抽象思维会用多一些呢。因为常常得从一个事物联系到下一个,这些个“事物”在意识中要完成如此联系,不惜助“概念”是无法完成的。举个例子,要从“鱼”谈到“今天鱼的市价”,假如脑海中没有先形成“鱼”以及“今天的鱼市”两个概念,单靠由感性(五官接收的外界信息的能力)收集的信息,那么对话就会变成“那个”那个、、、、、、用了“那个”还是牵强的,因为“那个”是指代,是由意义的,也是一种概念,甚至是“概念”的“概念”。实际上假如不形成概念的话,那么整个理性建构的系统将会垮,整个“言语”也将不复存在。人类将变成真正的沉默的孤独个体。

自闭症患者大量地搜集感性信息,但只是搜集而已,他并不是进行信息的整理,并不建构知识的网络。有内容,没有形成。但为了行文需要,靠推理推出自闭症患者是缺少构建的人群。本来我也可以学某些人虚拟出A或者B等以上自闭症患者的“特殊人种”。他们沉默不语,用另一种方式看世界,但那样子味道就会变了。嗯嗯,看来要装出点知性的感觉嘘嘘改卷老师还是得有点技巧。

关于孤独

想来都到了可以研究这种命题的时候了,终于可以不被老师说成幼稚了。

记忆最深的关于孤独的是一首歌以及两本书。歌是阿桑的《叶子》,书是蒋勋的《孤独六讲》与美国小说家保罗.奥斯特的《孤独及其所创造的》。《叶子》应该很多人都听过了;《孤独六讲》中的“孤独“实际上讲的是人类宿命中注定个体之间无法完全沟通的状态;保罗的中”孤独“就有点复杂,但大的方向还是有的。父亲的自闭(保罗称为孤独)与人处于个人状态对回忆工作。

“叶子,是不会飞翔的翅膀,翅膀,是落在天上的叶子。

、、、、、、孤单,是一个人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我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写信,自己对话谈心。、、、、、、

很多人听这首歌感动得眼泪稀里哗啦地流,没流眼泪的估计肠子也都愁得到在一块了。为什么它能引起这么多人的共鸣?因为它淋漓尽致又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一种个人的状态。所有说《叶子》里面并不是标准定义的孤独,它演绎的孤独应该是一种孤单,或是落寞。这首歌本来就是谈爱情的。这首歌夜深人静时听听还是挺有感觉的,尤其是阿桑那么有穿透力的嗓音,一唱出来,让人不由自主得就沉到水底下一样,窒息地痛。但还是有些许听不懂,因为我没有谈过恋爱,也没失恋过。

《孤独六讲》属于那种,你的目光一落到纸上就舍不得拿开,但等一本书读完后,你自问自己从中学到什么,往往会茫然地“不知道“的一类书。蒋勋是研究美学的,他很会把握书的意趣所在。喜欢听他讲对儒家的颠覆,讲人的集体形势所形成的僵化以及人的特立独行;讲他对小说《海外人》,电影《早安》等独到的见解,还有他自己写小说写的小说集《因为孤独的缘故》各种各样新奇的感受。看过一次,除了一些细节,其他基本都忘记了,蒋写文十分随性,往往是写小段,然后有联系到了别的地方,再写一小段,于是整章下来就切成了一小块小块的豆腐渣。没有交流、结构,所有要架构知识的框架并不是那么容易。最近我重读了这本书,发现我看不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读了这本书对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孤独”指的是人的个体状态,不仅包括情感、价值观,思维方式等,相互之间无法完全沟通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天生就是寂寞)。但集体却又是人类作为群居性动物的必须,而发展而来的家庭、社会要求的是统一、一致。由此引发了个体与集体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整本书就是围绕这个主题讲的。

保罗的《孤独及其所创造的》分为两章,第一章写了自己父亲的自闭以及作者对他自闭的追根刨底。第二章写了自我的孤独。我觉得第二章写的“孤独”会接近蒋所说的“孤独”。所有的文字都是围绕自我而生的,“我”的经历,记忆,我的“性感”体悟。保罗的突出之处在于,他不仅回忆起自己生命中的多个细节,还试图用某种联系将其串起来,从而营造出“巧合”的奇迹。主要是手头没这本书,不然举例子会更有说服力的。

可以看出“孤独”的定义并不一定,但当人谈到“孤独“时,朦朦胧胧又能感到就是那个意思。所有当我拿到作文纸时,我发了好一会儿呆。因为我不知道该用哪个定义,该往哪个方向走才能拿尽量高一点的分数。我相信出题人心中的”孤独“应该是指像麦克斯书、爱因斯坦这些因智商超人、思维超群,思想走到了人类前沿的人,也应该是指像邓亚萍这样甘于寂寞从而走到了成功的巅峰的人,还有可能与反思有关,因为人孤独时会不自觉地咀嚼过去。

最后的作文写得并不是很好,和往常我的作文一样,懒懒散散,缺少谋篇布局。估计分高不到哪里去。

把《我执》借给同学看,他回信说,我觉得你看这种书太早了,但这又注定是一本翻开后就不舍得再合上的书。他这么说,让我感到有些伤感。太早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还没有能体会书精髓的储备,没有赖以为基础的社会经历。反思起来,我也觉得我只懂了大概。要记我真写出那样凝聚厚重思想的纯粹的文字还是不可能的。但难道每一个音乐发烧友都是贝多芬、门德尔松?喜欢看电影的每个都会拍电影和玩特技?爱好并不一定要专业,能自得其所就行了吧。我们的语文老师说,哲学家与诗人都有点奇怪,因为他们共有一颗赤子之心。我也相信自己会如此喜欢这一类东西,也是孩童残存的一点幻想在起作用吧!而当好奇心仍不消散时,我不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洞悉每一刻得意义,不至于变得麻木。

在豆瓣上看《香水,一个杀人犯的故事》的书评时,其中有一些书评用了极富思辨的语言分析了这本奇书。看得我两眼放光,心甚向往之。想自己要是有无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会有多厉害。三四篇书评看过后,突然看到有人评了一句,“上面都是在校大学生写的吧!”被狠狠地从幻想中拨了出来,心凉了半截。

因为我是个学生,正处在象牙塔中,所有我可以放任自己用公平的语言或评述与我生活实际毫不相干的书、音乐、电影等,并以此为乐。我担心倘若到了我得踏进社会大门的时候,还会不会像现在一样有那么天真的想法。消磨倦怠来袭之际,会不会忘了曾经哪怕是幼稚到可笑的坚持?

我常会想我为什么,也凭什么如此骄傲。以孤独为名,拒绝他人介入我的生活。在书堆中翻找答案。我想过,也许那时青春特有的自以为是吧?亦或者是我这种性格天生的骄傲?还是因为从小经受的挫折太少?或是我真的有与众不同之处?

我聪明吗?家族里的人都说我聪明,很会读书。是家里同辈14个小孩中唯一一个从初中到高中都是重点的。家里其他小孩要不没读完高中就出嫁或出来工作,要么在大学里混了三四年后走出来工作,为生存挣扎。(我不知道我还能在读书上这一条路上走多远但肯定不会很远的)我不知道我出来社会后能奋进到什么地步,也许处境比他们还差也不一定。

来到这所学校后,才发现我可以是聪明人,但远不是“很聪明”那一类人中的一个。高中的学习压力真的好大,学习密度之高,我越来越感到难以承受。同时我也隐约感受到,在我每天必须面对的这些习题、理论的背后,能够为我一生奠基的有用的价值并不多。可能是身心发展,我开始慢慢了解自己,寻找自我的原因,我越加请求那些能够肯定我价值,让我能与自己对话的事物。它可以是一首动听的歌,一本很能引起共鸣的小说,甚至于一些看似毫无意义,却能让我感到心被扎了针一样疼的情景。我越加迷恋那些事物。相比之下,所谓的“有用的理论知识”对我越来越没有吸引力。打个比方,假如把理论知识比作沙土,当我早已发现在这片沙土底下的金块时,我为什么还要费力不讨好地继续倒沙土下去,让金块的光芒窒息在沙土的严防死堵中呢?

也越来越发现,我怕被人称作聪明。因为聪明人不一定过得比“笨人”快乐。理科班的男生大多精明,他们有着明亮的眼睛,锋芒毕露。他们也很幽默,总能在毫无意义的事务中找到联系的笑点。每次看到他们,我会感到很沮丧。在心底里,我在与他们的比较中,毫不留情地判了自己死刑。我的敏感让我迅速发现这一差别。这时我总希望我不要太过于执着,希望自己的神经能粗点,别总为这么点小事费神动心。我渴望变笨些,看不见一些东西,好好地做自己。

我也相信我的傲气是天生的,论词来自老爸老妈。从小就羞怯,怕见生人,但有时又显得强势、倔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另一面。

我想下一个没有根据的论断,感性的人大都孤傲。会这么想是刚好读了杂志里雪小禅的《异数》。

记得上大学时,我一个人穿过下午的阳光,穿过安静的走廊,一直走到楼顶。楼顶上有许多晾晒的被子,我站在被子中间,突然泪流满面。

那些眼泪,不是为爱情,不是为所失,是为什么呢?为时间的流逝吗?时间,它真是个坏东西,它主宰我的内心成为了异数,让我拿起一支笔,在陈年绣线的时间被面上,绣着这无法说出的孤寂。

哦,请原谅我喜欢这孤寂。

说不清孤独的本源是骄傲海还是自卑,又或者两者兼有之。雪小禅的青春只有孤单相伴,与主流格格不入。她说,我想死的心都有了。所有她会喜欢三毛、卡夫卡,因为共有一段孤寂与懦弱的岁月,沦为异数。

“但这造就深度的光芒。”

从雪小禅的文字中所看出她不时毫不顾及他人,不留余地的绝对与自立。例如:“当异数多好。是自己的,是少数的,看似柔弱,实则决绝!

纯粹、偏执,不会和世界打成一片,不会其乐融融,异数,要的就是与众不同,就是一个过分!是的,过分!

过分的不一样!不妥协,决不妥协!甚至连安宁也放弃了——我要安宁干什么?动荡,从来给文字最新鲜的内容,内心越是动荡,越是显现出一种异数的光芒。“

到底缺了什么?我仍然害怕看见熟人。这种感觉很怪,从小时候的怕见生人到现在居然怕起熟人来。我不经意间略过他们眼中的躲避、黯淡下来的目光甚至是慌乱。我不明白,到底是他们心中真的有什么不适还是我心中有什么不适。是我太严肃了?——天知道我为什么总是板着一张脸;又或是我专横的语言与表情——他们大概会觉得我是个蛮不讲理、脾气臭的人吧!昨晚看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第四节,讲人的潜意识,以隐藏的形式联系着。他们会“感受”到我内心深处的恨意吗?正因为如此而这样躲避,就如同躲避毛刺?

“是很低的夕阳了。”

一本书里的摘抄。不知是讲台湾哪个地方的原居民,在他们的语言中,当一个人将死时,不说将死,而是说“谁谁谁是很低的夕阳”。

很美。我以为比所谓“仙逝”、“西归”、“升天”这些刻意美化的词要美很多。“向上”即是升华,是提高,是进步。“向下”是堕落,是颓废,是败落。两个方位,两种相对价值,这种印象已经深深地雕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了。所有在中国传统中,玉皇大帝在天上,众神众仙在天上,天兵天将就更不用说了,而地下只能有地狱,有饿鬼。仙游、西归,有份量的鬼魂都是飞上天的。从来没有一个灵魂,在我们心中,沉重得回到地上,化而为土,枕土而眠。

“父亲是很低的夕阳了。”是完结,是终点。夕阳沉降时,我的世界一片沉寂、阴暗。告别了数以生存的光芒,当然会有不舍。但父亲是夕阳,他终究寂灭了,他遵循万物生灭之道,所以他属于这个世界。“再不舍,但我为你走了一段旅程而感到高兴,哪怕路程有多么短暂。”

某人买了一本书,我拿去小看了一下。不同于以往有关人生规划、建议的书,这本书居然是用来批判成功学的。虽然在我看来早该有某位主义者来手刃这一新时代的浮夸风,但初看时还是禁不住感到好玩。

最厌恶的书籍便是成功学的书。有些出版社粗制滥造到惊人的程度。随手翻开一本,什么“耐心”、“恒心”、“人脉”、“自信”,比乌托邦还乌托邦。我想要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像书里那样,那儿千年来对人性的研究早该歇菜了。现如今都讲究要顺从人情,人才能得到幸福,这些列出的所谓优秀品质比中世纪额的道德专制与禁欲主义还比不上。

但难道从反面批判就能确立起正确的观点?虽然答案是不一定。历史上有多少人以为从旧时代的废墟建立起来必将是美轮美奂的宫殿,但结果却发现有了现实的牵制,理想就像一只永远飞不了也永远死不了的鸟。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所建立的民国,如反对了中世纪宗教专制并由此建立起来的“理想五国”,结果却让西方人一代比一代失望。但不符合承认历史在前进,我们匍匐着,但仍是以前进的姿态穿越泥潭。何不把这种反对当做一种进步呢?而事实上我们很需要这种进步,他喻示了独立思考的苗头,喻示了人云亦云的难能可贵的特立独行与清醒。

刚刚上讲台讲话,很紧张,现在全身还在抖。

强烈的暴啐愿望。

今天2011.1.2*号,高三第一学期的最后一天,校园里已经开始显出些许消减了的景象,宿舍空了,被单枕头被收走,露出了黄旧的木板,让我想起老家每到午后残破阳光。教室里书柜空了,行李堆满了教师后头的空地。间感有些毫无征兆的笑声与欢呼,平地而起,又尘埃落地。反留了难以忍受的冷寂,久久不散,痛彻心扉。

我尝试着去结构终结的意义,以让我心里觉得好受一些。这样又是一场结束。这样又是一场结束。每每如此,习惯了一个环境,想要改变是有多困难,并不是因为我对这个地方有多留恋,甚至我还有些痛恨这个表面和睦平静的地方,它束缚了我多少自由。我的留恋落在岁月流逝——岁月当然在流逝,但当它的意义总结在“终结”时,内涵就变得不一样了。那意味这我得告别,告别开心的时刻,告别自卑的岁月,告别说不清的感动与惊喜,也告别了我的茫然无知与挣扎。还有那个曾经很执迷但如今却恨之入骨的人,他身上斥着我的懦弱的印记——正因为我不敢面对,才会觉得恨。想过要去改善与他的关系,但所有的思考最终都指向沉默。只剩下一百多天了,冷战会好过耗费精力去重构关系。我本不是一个会从与人的交往中得到精力的人。我等待一个时刻,在那时,心结一旦解开,恨意将会云谈风清。

再次消沉。寒假第五天,我感到越来越沮丧。甚至作业写一半时毫无征兆地把书本全扫开,扫到地上。心底莫名的一股气愤,因为我不知道这些努力究竟能换来什么。换来自己内心的平静——我最想去追求的目标?不是,我现在手头所做的根本就是南辕北撤。或是让我成熟一些?的确,成熟来自责任的承担,师兄也说过,经历了高考会变得成熟很多。于是痛苦这一多白天就值得了吗?我隐隐感觉到自己不应坐在这里,呆头呆脑做着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我的直觉固执地告诉我,外面有更多自己可以做得更出色的事。这份直觉让我受宠若惊,让我坐立不安,让我一瞬间进了天堂,“人们团结成兄弟”;下一秒我又跌进地狱,人们故意红着眼与我为敌。

懦弱、敏感、胆怯。我是不是救不了自己了?

初中时可以有父母的约束,可以有比现在青涩一百倍的争强好胜。所有我成绩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但高中了,没人要自己了,自己也渐渐明白在读书这个领域自己永远也不可能做领头羊,永远只能是个赖活着的书呆子。接下去的路该怎么走?迷茫!

但我还是得走下去。就算内心再阴暗再脆弱那也属于我自己。没人能替自己承担这一切,自己这个半吊子啊,因为那不公平。

书被我拾起来了,路还得接着走。我逃避不了。心情不好了,我写日记发泄。我不怕被你们关心。中学里有些人实在太让人自卑了,辛苦努力后得来的成果与之相比细若微尘。天知道我该往哪里走。明天大年三十了,祝愿我一切都好。

现实是残缺的,我也是残缺的。我有孩子气的时候,接受它,不要以成熟的借口掩盖它。这就如同真假美猴王的道理,看上去假的不一定就是了,反而你否定了它却得到了正解。

家里的窗帘还没装好,我用夹子夹了块窗帘布上去,挡住下午猛烈地太阳光。正复习着,冷不丁一阵风吹过来,夹子禁不住拉扯,一松,整块窗帘布顺势扫了下来,把桌上的一杯茶扫开,顿时整张桌面一片狼藉。天知道我今天冲的是红茶,茶渍最深,最难洗的那种。生物书、练习皆是面目全非。我暂搁下复习,倒掉余水,把书本拿出去晾,到厕所拿抹布来收拾残局。

干嘛写这个呢?它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就在一个星期前,我在某人也是如此狼狈的时候讪笑着、高傲地走出教室。听到背后一阵狂啸:“***!”他喊得不是我,他喊的是那个把他牛奶弄洒的人。但我相信他的怒气是冲着我来的。就在前一秒,他还不动声色,在牛奶要洒出杯沿的那一瞬间,在众人惊呼的那一瞬间,他预见了即将秩序散乱的场景,但他没有失措。他一贯如此,不动声色,坚强,即使那坚强只是迎合气氛,稳住场面的伪装。所有,我相信那怒气是冲我来的。

“哇,脾气真大。”身旁一男生听见这一狂啸后是感叹。我冷笑,以这么一点卑微的胜利而欣喜若狂。但我知道时间将会证明在这场面幼稚游戏中谁也没有赢。所有就在刚才,时间让我尝到了报应的滋味。

感谢这报应。我感到心暖和了很多。

开学第一天,天气不错。回来时心情尚可,没有排斥,没有犹豫,但没有欢喜。这一个寒假过得很开心、充实,尽管独立有时焦虑发作胸口像火烧一样。(也有可能是茶喝太多胃酸过多搞得胃这里很不舒服)。

无所求,不想争。一直这样走下去就足够了。有老师寄语,在这所学校,越到后面越不能跟别人比,走好自己的路才是最重要的。排名,成绩都是虚的,调好自己的心态,对自己的一生都有重要意义。

又得听某位班主任的悲观论调。一直在这里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比如说,讲那些复读生对我们应届的威胁,她是这样讲的,“、、、、、、那群人很猛的,你们要怎么办?而且里面还有几个去年的分数是挺高的,你们要怎么跟他们比?啊?(音调是升调的)

越来越发觉,其实火爆的语调对一个人来说或许不是最大的灾难,最大的攻击或许是像这种看似温婉其实其中充满悲观宿命论者对我们这种因年龄而处于弱势的人的充满优越感的教训。那是一种自私的语调。班主任越来越失去它的意义了。

“估计你们也做不出来。”然后她一边训斥我们高考没个高考样,一边又用一些很多细节的情感暗示让我们越来越活泼。我感觉她像个断层,一个自私的断层。

今天想出一个词,入土为安。想到前面写过一个“上、下”的关系。看似矛盾。入土为安就是灵魂沉眠于地嘛!

用“过程比结果重要”可搪塞一切疑问。比如,“我要这么努力干什么?”“如果尽了全力却得不到应有的成绩怎么办?”“不是说付出了就一定有收获吗?”如是之云。

为什么我仍然很骄傲?这个问题再次提出。最新答案是,因为我还挺幼稚,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只井底之蛙。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新鲜事要去尝试。

回来第二天,考试。星期五上午七点多,离考试开始还有半个小时多一点。一个人跑到这空教室来。半是为了复习,半是为了逃避。

好啦,终于又要到考试时刻了。

看来抗压能力还是挺差的。你看看只考了一天的试,胸口又开始像火烧一样。脑子里盘旋着一种叫哀怨的情绪。早上的语文考试,作文。我写了我爷爷。写他自从过世以后再我意识里的符号意义。一只想将这种情绪散化,写成记叙文。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这次是写得最成功的一次。但我又怕改卷老师看不懂,以为我是随便把一个什么故事在最后点上几句题就弄成了一篇作文。不是这样,这次作文时真的用心在写了。

------------------------

估计时间剩下不多了,换了本小的日记本。

最近都没怎么关注自己的内心变化什么的。一模过后真的像过山车一样。

转眼就60多天。今天4.7,仅仅就剩两个月了。

前天去向班主任拿MP3(之前被她没收了)。结果她死活不肯给我,还说以二模成绩做交换。势必相瞒,三校联考之后我的成绩拼命往下掉。高三之后的成绩跟抛物线一样顶点是校107名,现在是最低点,校360名,这是汕头一摸的成绩。面对这种胜负的成绩我当然紧张。也不知道为什么,考试复习的状态就是提不起来。我也希望那还是过去的我,如今汕头一摸过后,一切都应该重新翻页。剩下不到70天,从300多名挣扎至100多名的努力,我喜欢这样的我。

心理辅导对我帮助挺大的。至少现在不会跟从前一样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乱发脾气。自从把北大当为目标后,感觉整个人被整合起来一样。想拼命往前冲,有一朝梦想成真。如释重负的快感,那些是承担责任后的自由。

据说一语中的逃避自我的表现,完美主义知识其中一个造成因素而已。但谁想做懦夫呢?总得有一个算不上接口的理由,能让我们忽而就奋起反抗,反抗这不算重压的重压。

假如没有心理辅导,我想我也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来。

这更加验证了当初选择的正确性。人应当了解自我。几时调整心态,不能在自我迷失中失去了方向,否则,则枉为人,枉为造物者给我们每个人的生之自由。

从一模到校模上了高三的大家,考了那么多年试,一般对于考试这东西,结果能忘就忘,考得好高兴一下,考不好笑笑也就过了。但高三下半期的那几次考试,在升学压力的威逼下,每个人都变得斤斤计较起来了。连平时不怎么关心学习的人考不好时也露出了焦虑和难过的神情。我不得不想到高考对于一个人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几次考试,在于高考对人命运的改变。高考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人生磨练的第一站。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什么是因果。大家大概都开始明白了。一模考得跟屎一样。三百多名的成绩让我不禁对不久之后的高考担心起来。如果高考也这么下去一本都不上也是有可能的。平时性格就不坚强,这下子可是陷入了巨大的压力下,整天没日没夜的焦虑着。失眠(对高三学生来说失眠是家常便饭),愁眉苦脸。班里大多数人也是如此,感觉一模之后班里安静了好多。大家要不在反思,要不在拼命赶学习。沉默这时变得没那么美好,开始有些让人承受不了了。谁又能知道那沉默之下,又隐藏着什么命运的暗流呢?去找李老师,他仍然认为我只是一时失利而已。给我鼓励,给我信心。并保证我高考一定可以考全校五十名之内。五十名,当时觉得挺好笑又无奈的,我三年来没有在这所学校上考过六十名以内,何况五十名?师弟师妹们还是挺好人的,他们安慰说,一模考不好的人高考可以考得很好,而且败得越惨的人将来反弹的空间就越大!这是潜规则来着~~只能说这么无厘头的潜规则只能用来自我安慰啦~~谢谢老师和师弟师妹们的一番好意,但是这些都没法保证一个人的高考,以及前途。 说实话我们都不知道高考的重要性。我们顺从时间的流,没法超越现在到未来去体验那些踏入社会后的艰苦。回忆起高三黑暗的一年,真正让我们始终放不下要坚持下去的动力在于每个人心底的那份倔强不服输的精神。尝尽了失败的苦涩,但路还是要走啊。谁愿意做一个在高三这一年都不愿努力让人看扁,十几岁踏二十的人还让父母操心的家伙呢?该懂事了,我们。 所以还得走啊。一模平时冒尖的英语突然掉到全级六百多名,去找老师解决作文的问题。然后高二落下的理综仍然那么冷冰冰的没给我好脸色看。二百三十多分,在全级中下水平(理科生理综差?好笑)。努力补吧,能补多少就多少。数学还好,进步的空间很大,是接下来努力的大方向。加油,二模我要争取会失去的荣誉! 高三的生活是相当的单调。对我这么个散漫的人简直是一种谋杀。平时班里也有很勤快的学生,看到他们努力的身影自己会有一种不如人的感觉。得努力,努力。一模之后学着他们每天中午都去别的地方学习。现在想来,挺替那些平时很勤快但高考考得不好的人惋惜的。难道他们付出的努力就少吗? 二模终于扬眉吐气地考了二百二十多名。那么多天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效。看来努力的方向是对的^-^有进步心情也会好一点吧。这个名次冲我理想的大学还是没问题的! 不过校模就败了。除了数学考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一百三十多之外,其他科科挂。我都不敢去看分数了。。。高中的考试,唉。。。想说爱你不容易啊。 高考 高考说实话就像平时练习一样。经历过模拟考试果然是必要的。至少在考场上没有那么紧张了。我们老师说过一句话,把练习当做高考,把高考当做练习。前半句我不同意(练习多到麻木,哪儿有精力去当成高考啊),后半句我认同得五体投地呵呵。去年的高考简单到爆,今年听说要增加难度,不知道要增加到什么程度。今年安检多了个金属探测仪,老师在门口拿着金属板见到同学就挫上去。不过很明显没什么作用,我穿着拖鞋居然也会滴滴叫~~还有潮南那个作弊的。。。这个就不说了。 语文没什么难度,跟一般考试一样。英语就太过简单了,很多人刷完题坐在那里想着暑假的事情,美滋滋的。就是数学和理综难到吐血。数学考完的那个下午,很多人哭了。哭得整个世界都塌了。哎,看了真让人难受。理综再次证明了我们学校老师的失策。完全走的是不同路线。看来我们的老师高考前被珠三角那些人忽悠得够喝一壶的哈哈。 高考考完的那天,没什么感觉。没有预想中的兴奋。我凭着剩余的精力打点好一切就回家去了。平常得就像我没经历过高考一样,平常得就好像我只是刚上初中的小学生一样。没有力气去高兴,也没有力气去回想考过的题目,更没有力气去用眼泪发泄过去三年的压抑。 那天晚上和老爸老妈在厅里喝茶,想着终于可以过一个没有作业没有牵挂安安稳稳的暑假了。心情甜到发腻。这可能是我这一年来第一次有那么平静的心境了吧~那天晚上有很多人睡不着,突如其来的自由让很多人不习惯。即将面对的大片大片的自由时间该怎么分配,很多人高考前做了周详计划可到真正要实施了却懵得跟无头苍蝇一样。面对未知发憷。原来我们一生一世心中都藏着那个小孩,那个怕走夜路的小孩。 成绩出来那天下午,看到分数我真是懵了很久。不可能吧?我的分数?真的是我的分数?会不会录错了?怎么可能超过一本线那么多分?于是我又打了声讯台好几个电话。准考证号没错,分数也没加错。我这才敢欣喜若狂起来。始料未及啊始料未及。去问了老师,这么巧刚好就是全级五十名内!跟李老师说的一模一样!^-^现在想起来,可能是高考那两天的麻木状态救了我。考试不像考试,反正想着咱什么水平就什么水平吧,再怂咱也是一本生,留在广东也不错哩。当时真是这么想的,因为对自己知根知底,知道自己算哪一根葱,反而没有什么压力了。就只是麻木,麻木到觉得只能考完这四场考试就完了。完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这事情很重大但没有附加意义。因为对我本人附加不上什么意义(废柴一根,烧烧火就算了)。人啊,心理啊,命运啊,想想真是很微妙的东西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