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别过度活在你的“心理舒适区” | 类别: | 最新资讯 |
详细介绍: | |||
在前文我们提到了心理舒适区,在心理舒适区里,心理舒适区就是让一个人最熟悉、待着最舒服的那个地方,在其中,我们的焦虑水平会非常低,感觉非常轻松。我们的不确定、匮乏和脆弱都降到最低,我们认为自己拥有足够的爱、食物、才能、时间,能够获得足够的欣赏,我们能感受到自己的控制力。 但是,如果一直只站在心理舒适区里,我们的领域可能就永远无法拓宽,就只能在可选范围很有限的已知区域里选择生活。因此,如果你需要不断地进步,就要走出舒适区。只不过,走出心理舒适区就意味着你将遭遇陌生和不确定的因素,你的焦虑水平会提高,产生应激反应。比如,在911灾难后,大多数人都更容易感到脆弱和恐惧,因为他们的舒适区变小甚至消失。因此,很多911幸存者在灾难后由于,面临心理舒适区缩小甚至消失的现实,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出现了应激性心理障碍。 一个人的心理舒适区范围是不断变化的。它会随着你对自己的突破不断拓宽。它也会随着外部事件的影响而变小。同样的,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心理舒适区也在不断变大或者缩小,当心理舒适区一直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时,人会出现明显的适应障碍,产生一系列问题。 举个例子,一个在小学时成绩优异的学生,升上初中时学习成绩却不理想,无法像小学一样获得周围的人的认同,而其心理舒适区仍然局限于小学时的范围,那么这个学生在学习无法继续获得满足,可能会转向其他渠道获取满足,甚至可能产生网络成瘾。 心理舒适区对于每个人的标准是不一的。在有些人的想象中,“走出舒适区”一定是要去尝试一些常人看来是刺激、危险的事情,比如辞掉高薪工作改行,或者退学去创业,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只要一件事对于你来说是全新的、陌生的,就是对你已有舒适区的挑战。对于有的人来说,辞掉一份在老家的体制内工作,去大城市打拼是冒险;对于有的人来说,选择离开北上广、回到家乡做一份安稳的工作才是跨出舒适区。其实这样的理解的错误的,“走出心理舒适区”并不是脱离现有的生活,重新开始新生活,而是改变当前慢速单调、舒适安逸的生活节奏,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应对生活,不断挑战自我并提高自我。这才是“走出心理舒适区”的真正内涵。 那么该如何正确走出心理舒适区呢?心理学家有一种形象的说法,叫做站到“舒适区的边缘”,既不是完全退缩在舒适区里,也不是过于冒进。在心理舒适区的边缘上,你会一直维持着“最佳焦虑水平”。 1908年,Yerkes和Dodson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发现焦虑水平和表现水平的关系呈一个倒U形曲线,因此也被称为“Yerkes-Dodson曲线”: 同时他们发现,当大鼠的焦虑水平很低时,表现水平也很低;而当受到一定水平的刺激而不断增加焦虑时,大鼠的表现会越来越好;在某个特定的焦虑水平上,能够使大鼠做出最佳表现。但如果焦虑超过这个最佳水平的话,将会因为压力过大,又逐渐降低表现。 随后的研究者,将能够激发最佳表现的焦虑水平称为“最佳焦虑”(optimal anxiety);它是一种“有建设性的、让我们充满创造力的不适(Constructive Discomfort)”。与“舒适区(焦虑较低的状态)相对应,将处在最佳焦虑的状态称作“最佳表现区”,而将焦虑过大的状态称作“危险区”。无论是过于舒适(一直停在最佳表现区),还是过于冒险(一下子跳出舒适区太远),都不利于我们激发创造力,做出良好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对于压力的承受能力和应对方式都是不同的,最佳焦虑水平也是不同的。不过,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找到自己的最佳焦虑水平,来不断拓展舒适区的外延。 你在生活中可能遇到这样一个现象:过去让你惊喜和特别快乐的事,变得平常乏味。这种现象被称为“享乐适应”(hedonistic adaptation),它是指一种人类的自然趋势:在短时间内,新事物留下的印象从特别深刻变得普通。 这看似不是一件好事,但正是这样的自然趋势,会让人自然地适应过去对自己来说非常强烈的刺激。是同样一个原理,也会让曾经对我们来说很重大的挑战和困难,变得寻常、得心应手。——前提是,你一直处在持续应对这种挑战的过程中。 随着你总是咬牙坚持站在舒适区的边缘,总是让自己处在一种“最佳焦虑”中,渐渐的,你的焦虑会自然的降低,你开始觉得站在这个位置并不会让你不适——此时,你的舒适区就已经扩大了。你需要做的,是再次向外迈出小小一步,继续逼近舒适区的边缘。这个过程就是成长持续发生的过程。站在舒适区的边缘时,你所感到的那种不舒服,就是我们所说的 “有建设性的不适”。 一个人留在舒适区里的时间越长,难以改变的惰性越大。勇气往往是一鼓作气的,太久的不成长,会不断削减一个人对自己的信心。而如果你持续追求新的目标,你会越来越愿意尝试做出各种各样的改变。 突破自己的“心理舒适区”真的能够带来更大的成就吗? 在跨出心理舒适区后,你需要持续的改变。 跨出心理舒适区其实只是第一步。James Prochaska等人在1977年提出了行为改变的阶段变化模型(stages of change model),它的核心观点是,行为的改变是由一连串事件(各个阶段事件)组成的连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事件。也就是说,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你评估自己的状态和阶段,然后一步步地、有针对性地推进。 改变的阶段变化模型在被提出后,在各种行为的促进上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它的核心理论是,任何一项行为(不管是减肥还是失恋还是换工作)的积极改变都必经以下6个阶段: 1.前意向阶段:也称为“无打算”(Not ready)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存在问题,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也都没有改变自己行为的打算。如果你在这个阶段,你需要有一个关心你的人来帮助你发现你的问题,告诉你为什么需要改变,你的行为可能存在哪些不良影响。 2.意向阶段:也称为“打算转变”(Getting Ready)阶段。此时,个体意识到了行为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明白改变可能带来的好处,有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行动,但同时意识到改变会有一些困难障碍。但此时,个体还没有下决心要改变。 3.准备阶段:也称为“准备转变”(Ready)阶段。此时个体已经下定决心要改变,且已经打算近期就改变自己的行为。 4.行动阶段:这个阶段是指在过去的6个月内,行为已经开始有所改变。在这个阶段,个体需要大量的社会支持,身边的人要经常对Ta强调长期坚持的好处。 5.保持/巩固阶段:是指新的行为已经持续6个月以上,改变已经发生了,但在这个阶段,个体仍然需要长期支持,预防旧问题的复发。 以上5个阶段其实已经囊括了一个人行为进行正向改变的阶段,但是,改变还有一个阶段: 6.复发阶段,指的是人的行为随时随地都有返回至原先状态的可能。如果进入了复发阶段,就应该评价复发的原因,重新评估改变的动机和障碍,提前采取更强的干预措施。 不管是改变一种亲密关系的模式,还是改掉一个小小的生活习惯,无论大或小,任何一种改变都不是易事,且任何改变都需要经过以上6个阶段——也就是说,所有的改变都存在复发的可能,只有真正度过了复发的风险,已经充分感受到新的行为已经成为了自己自然的一部分,改变才算完成。 每个人对于成就的定义都不同,当你踏出了舒适区,开始改变了,离成就还会远么? ——————————————————————————————————————— |